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98915
大小:1.5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5
《走进诗的世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哲理诗的赏析大石桥市第二高中李彦2018.6.11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赏析哲理诗的理趣。教学目标哲理“哲”者,智也。(《尔雅》)“哲理”就是指充满智慧能给人教益的道理或事理。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观书有感(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例诗透析(一)字面解读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天色和
2、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清澈的方塘——优美的文章源头活水——生活体验比喻*借景说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本体喻体(二)解读隐含理趣: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原意新意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进。问渠哪得清
3、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联想背景解读一诗平风波清朝诗人何绍基在京当官,一天收到来自家乡湖南的书信,说他家人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息了一场风波。例诗透析(二)《诫子弟》[清]何绍基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字面解读哲理解读*即事说理字面解读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滴小利,转眼即逝,何必为“三尺地”而败坏自己的品德!《诫子弟》[清]何绍基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哲理解读例诗透析(三)*托物说理《画眉鸟
4、》[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哲理解读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笼中鸟——林中鸟朝中排挤——放情山水“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对比《画眉鸟》*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方法点拨借景说理表达哲理的形式即事说理托物说理即事说理《观书有感》《诫子弟》《画眉鸟》哲理诗常见修辞对比比喻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
5、意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泛舟》《泾溪》《琴师》《过沙头》古代哲理诗赏析泛舟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也作:蒙冲)古代大的战舰。推移:舟大水浅,必用多人推动才能移行。泾溪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琴师[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过沙头宋·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