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72207
大小:1.6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1-23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划出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以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制造出来。”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0多岁仍然每天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有一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有作画。第二天又追画了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学习目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学习本文“举
2、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了。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xìushǒupángg
3、uān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yīfāngfēngshùn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最使我彷徨pánghuáng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彷徨pánghuáng: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袖手旁观xìushǒupángguān: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yīfāngfēngshùn: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xìushǒupángguān()bùzhīsuǒcuò()pánghu
4、áng()yīfāngfēngshùn()Xìushǒupángguān()Pánghuáng()Bùzhīsuǒcuò()yīfāngfēngshùn()整体感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提出问题)结论是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讨课文(分析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论点:三、论证方法: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
5、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分析问题(3---12)首先,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
6、,”一句中“四书”指的是()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当堂练】B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B.推究事物的道理C.探讨自己D.追求最高理想B“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
7、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B.古今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