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doc

13古诗两首.doc

ID:48685146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13古诗两首.doc_第1页
13古诗两首.doc_第2页
13古诗两首.doc_第3页
13古诗两首.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13古诗两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科领域语文设计主备人庄红梅教学单元第四单元表现儿童日常生活修改执行人课次名称13.古诗两首授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对象304班班级人数46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读本课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会正确书写本课4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紫、疑”。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描绘的景象。4.理解诗歌内容,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描绘

2、的景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时间分配教学资源目标1目标2一、背诗导入,激发兴趣。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写的古诗,谁愿意来背一背呢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3.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4.简介作者。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5.解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

3、,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一)朗读训练营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1.读:读准字音,读通全诗。2.想:每句诗讲的是什么意思。3.找:找出不理解的词、句。4.品:品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二)交流自读情况。1.自由读诗句,读准“紫、尺、疑”3个生字的音。比较“庐”和“炉”两个形近字。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交流。三、再读诗句,想象画面。目标3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

4、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生:产生。不能用这个“升”。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讨论:遥看:远远的看。川:水道、河流。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3、读三、四行诗句。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抓住“银河”,激发想象,体会瀑布与银河有什

5、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比作银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4、轻声读读诗,想象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背诵、注意节奏,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四、欣赏叶圣陶的《瀑布》五、指导书写“遥”

6、、“瀑”写得左窄右宽。“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练习用钢笔描红。五、布置作业1.背诵《望庐山瀑布》。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理解每句诗时,点击诗句,超链接到每句的理解。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科领域语文设计主备人庄红梅教学单元第四单元表现儿童日常生活修改执行人课次名称13.古诗两首授课时数第二课时教学对象304班班级人数46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描述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

7、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描绘的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时间分配教学资源目标1、2一、复习1.背诵《望庐山瀑布》。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平

8、定,又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杜甫得知他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的草堂,并在草堂中写下这首诗。三、学古诗,初知诗文大意: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二类字的读音。读准“行”和“泊”两个字的读音。通过指名读和比赛读,把诗读正确流利。2.反复诵读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