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_教案1.doc

古文二则_教案1.doc

ID:48672242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古文二则_教案1.doc_第1页
古文二则_教案1.doc_第2页
古文二则_教案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文二则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二则【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两则古文。4.懂得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2.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媒体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2、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琅琅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3.揭示课题:古文两则4.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媒体出示:《读书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

3、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3/3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3.教师范读(配乐),学生在心中默默跟读。4.对照译文,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交流板书:心到眼到口到三、研读课文(一)《读书又三到》1.再读课文,了解古文意思。(1)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2)齐读古文。2.通读全文,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1)师: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至今为世人学习,除了它们本身语言的精辟,语调的古朴之外,其表达方式也可谓堪称一绝。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朱熹是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

4、,其逻辑推理能力非同一般。请问该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细读课文,思考。(2)重点比较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3)小结: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3.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二)自学《论语·学而篇》1.板书:论语·学而篇2.媒体出示: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长期的教

5、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3.请同学们用学《读书有三到》的方法学《论语·学而篇》。3/34.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做适当的引导。5.赏析古文经典词语的妙用:媒体出示:“不亦君子乎?”

6、中的“君子”一词原本是名词,在现代文里解释为“有修养的人”而在该古文里名词作形容词,意思为“很有修养”,很形象,很准确地表达了文中的意思。6.通读全文(配乐),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文章在《论语·学而篇》里是怎样体现“学”的?(提示:从哪几方面来写“学”?)板书:个人温习大家探讨修炼修养该文抓住了一个人的“个人温习、大家探讨、修炼修养”准确地写出了一个人在世时的学习情况。这种取材之精到,眼光之敏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7.背诵该古文(配乐)。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