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98066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物理说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说课教案说课课题:光的反射所用教材:教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说课教师:孙海燕授课对象:优秀班级关于教材的分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既是上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当条件发生变化之后的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又是下二节“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所以,光的反射定律是本章、本节的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重要定律,在光学中也占重要地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两种效果不同的反射,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这两种反射的区别,是本节的难点。一、 关于教学目标确定:根据本节课的地位
2、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把目标细分如下,有利于学生逐一完成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类型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②知道跟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概念;③知道光在反射定律,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④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⑤能用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来解释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⑥会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和获取知识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三、关于
3、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理论依据。1、课前练习(3分钟)。这组练习作用:①巩固复习光的直线传播,重温与新知识有关的内容;②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练习,为新课导入作铺垫。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教师出示二个物体,一个能发光,另一个不能发光,并指着不发光的物体,问:“那么它的光线是从那儿来的”(是光源射到它们反射后射入我们的眼睛)让学生清楚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加深感性认识3、 演示课本图5—8实验。4、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介绍镜面、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反射光线、入
4、射角、反射角等名词。5、学生做实验。教师巡查指导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光的反射定律。6、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动画形式把光的反射定律内容表达出来。7、学生堂上练习(3分钟)。8、“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方向射向镜面,会有什么现象?”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猜想,然后让学生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9、小实验:(配合视频)在镜面上其中一半贴上白纸,分别写上字,并用手手电筒射向它们,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着用本节课知识去分析研究。10、教师归纳小结。11、学习目标检测。12、布置作业。四、关于教法、学法的思考: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
5、用了实验探索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的选用都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而择优采用的。实验探索法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图景,并从物理现象中探索出物理规律,或从现象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节课教学中,我还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措施。因为,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教师在课堂上所能传授知识将变得越来越有限,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以适应社会需要打下
6、基础。在练习上,分层次设计练习。既照顾到基础差的学生,编有基础练习,避免差生“吃不消”;又解放了优生,编有难度较大练习,满足优生“吃不饱”问题。既有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反复强化,又有对新知识的迁移。从练习形式上,让学生自己练,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并且每一组练习都作限时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总之,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五、关于反馈和评价。1、 整节课教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展开,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
7、 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既照顾差生,又解放优生。3、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手段。4、 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堂上练习:1、___________光线跟_____________光线和____________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_______的两侧,反射角____________入射角。2、光线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与镜子的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3、有一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若使入射角增大1
8、0°,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从50°增大到90°,则入射角将从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______,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