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

ID:48553278

大小:2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7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_第1页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_第2页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考答案BCCACDCBDA二、填空题1、创造性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2、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3、活动区划分4、以物代物5、垂直式介入6、象征性游戏7、建构游戏区8、生长发育三、名词解释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3、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

2、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4、亲社会行为: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等行为表现。5、游戏环境规划是指教师对幼儿游戏环境进行整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设施。包括对环境中的各方面从宏观到微观的长远思考。四、简答题1、如何在幼儿园中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应保证儿童一日活动中有充分的处自主游戏时间.2).给儿童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儿童都有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3)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应包含游戏

3、的空间、开放的游戏区域,使儿童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发游戏。4)、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2、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原则是什么?v1、安全卫生原则2、遵循自然原则v3、挑战性原则v4、整体性原则3、为什么在游戏中要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因为在观察中及时掌握儿童游戏的特点,加以指导和教育,对白己的教育教学作有很大的帮助。一、真实地了解儿童;二、准确地预设游戏;三、有效地指导游戏;四、及时有效地评价游可编辑....戏。4、怎样指导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1)做好开展

4、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5、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6、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五、论述题1、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相同点和不

5、同点?(1)相同点: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很相似,都以扮演角色为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2)不同点:①定义的不同: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童话等的内容,通过动作、表演、语言、扮演角色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②特点的不同:角色游戏的特点⑴幼儿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⑵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表演游戏的特点:⑴表演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戏剧艺术活动⑵表演游戏重“游戏性”,轻“表演性”③表现形式的不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

6、是幼儿的生活印象。而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的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表演游戏是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角色游戏,与成人演戏一样,是一种戏剧艺术活动。2、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

7、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可编辑....答: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处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

8、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案例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教师干涉过多,没有新生和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