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话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言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他的语言表达一定很好。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否敏捷,直接制约着他的语言表达的灵活程度。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我们要把说话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话兴
2、趣,使学生乐于说,敢于说,科学说,扎扎实实地打好说话的基本功。 一、激发兴趣,点点滴滴乐于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让学生乐于说。 1﹑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一个人的情感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小学生对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较为容易接受。幻灯﹑录像图片﹑实物等具体直观,形象鲜明,感染力强,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
3、的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如上《爬山》一课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跟随作者欣赏大自然美景、聆听鸟鸣蛙叫……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大自然这优美的情境中,然后我问:“‘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从父亲说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问题一提出,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了,并把他们说话的欲望立刻调动起来,自然想要一吐为快。 2﹑用旧知激发内动力,打开话闸子。学习《麻雀》一文后,同学们被麻雀伟大的爱所感染。于是我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例子吗?”同学们便
4、打开话闸,有的说,看见老鹰想捉小鸡,母鸡拼命保护小鸡;有的说……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3﹑补充内容,制造说话气氛。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是吸引学生说话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例如让学生说“我喜欢……”﹑“我知道……”“我长大想做什么?”“老师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等等,富有趣味性的话题,既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又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乐于说,甚至非说不可。 二、鼓励发言,大大方方敢于说。 有的学生想说而不敢说,也有的学生在家里说
5、话口若悬河,能说会道,而在班上却说得吞吞吐吐,口齿不清。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诱发他们想说的动机,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呢?在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认真、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的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活泼的气氛是吸引学生说话的有效途径.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果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
6、吗?”老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说法就是个创新”……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学生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创设美好的的情境,同时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消除学生的害羞怯懦心理,鼓励学生勇于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说。 三、讲究规范,字正音准科学说。 学生会说,但不一定能说得好,要怎样才能使学生说话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呢?我在说话训练中,不但教育学生说话内容要健康,仪表要端庄大方,态度要谦和友好,
7、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而且还十分重视朗读训练。因为读能促进说,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的第一步。读可以正音,训练学生准确地说普通话,又可以丰富词汇,掌握语调,训练表情,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言的基本方法。因此要说得好,首先要读得好。所以,我既在课堂上进行形式各样的朗读练习,又在课外展开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富有感情。慢慢地,学生说话越来越声情并茂,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了。 要培养好学生的说话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总之对于说话训练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持之以恒,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对说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说
8、,爱说,敢说,会说,那么一定能使学生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口齿伶俐,语言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