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

ID:48449557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30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_第4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构建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培养学生成才的起点。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对所学学科、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乐观,从而变学生被动地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  《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

2、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设计了师生口算比赛:2+2=,2+2+2=,2+2+2+2=……刚开始学生算得很快,与教师不相上下,但算到20个2相加时,学生刚算了几个2相加的和,教师已经准确地说出得数。学生感到惊奇,都很想知道是怎样算出来的,这样就能激发他们期盼获得新知的愿望。疑问产生好奇,让学生们处于“心通而未得”,专业.专注..word格式,的积极进取状态,萌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此时教师才开始导入新课的知识,学生的疑问也得到解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

3、学的乐趣,主动参与学习。  2.缩短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的改善可以促成教学过程的和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细致的引导、充满激情的评价以及善意真诚的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同等的快乐,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这样,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学习自然更为轻松了。  二、重视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

4、如果教师把教材的难点与重点讲透、讲明,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学生学习困难,让他们走一条通透、平坦、毫无悬念的路,那么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结论或判断的形成,就是直接听教师讲授后得到的,而不是通过自己研究实践后形成的。这样的数学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缺少主动的参与,缺少积极的思考,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往往学生,专业.专注..word格式,就认为数学枯燥无味,课堂没有激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依靠自己的分析与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重留足空间,让学生独立

5、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教师需确立学生“主人”的地位,发展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留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去独立体验、探索、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折出角后,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摸角。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摸,感觉到角尖尖的,两边直直的,脑子里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的、又直观的认识。教师接着提出:“角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起

6、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能够将所思所想转化为语言,明晰概念的形成。随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出锐角、直角、钝角这一操作环节,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索思考的环境,学生从中认识了角,掌握了角的特征。  2.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专业.专注..word格式,  教学中的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自主参与,积累表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米的认识”一课。如何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认知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上节课“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一

7、说“1米和1厘米比,哪个长,长多少?”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比1厘米长很多”的表象。接着,在教室里找一找长度大约1米的物体,引导学生进一步确立“1米大约有多长”的表象。然后让学生量一量,感知地砖的边长大约有1米。最后同桌合作,在桌子上量出1米的长度,双手张开,双掌竖立与桌子上的1米两端重合,记住双臂展开1米的长度,这样重复几次,加深了学生对1米实际长度的记忆。  3.重自由表达,让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这样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变“我讲,你听”为“你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