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419688
大小:544.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19
《cfh 25、短文两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你了解到古代神话故事有哪些呢?给同学们说说。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的主要特点是:1.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2.神话创作的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的;3.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正因为这样,所以神话具有丰富多彩的想像、奇妙的情节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正如马克思说,它表
2、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夸父逐日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其中的矿物纪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1逐走:竞跑,赛跑。2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3河、渭:黄河、渭水4大泽:大湖5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6邓林:地名。即桃林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走:古义----跑今义----步行一定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哟!合作探究:1你是如何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的?从神话的积极意义方面理解:夸父有着英雄的气概,征
3、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2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的?表现出一种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不已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后来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知识链接小结课文讲述了夸父的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与顽强的意志。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人们还常常用“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人的力量和气魄。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打开你的知识库,我们来比一比吧。神话中的“夸父”形象《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女娲补天》中的女娲《大禹治水》中的大禹
4、《后羿射日》中的后羿《共工触山》中的共工《黄帝擒蚩尤》中的黄帝…………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人物介绍: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释题触:碰、撞;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它本身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
5、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作品简介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把握好节奏)(1)颛顼()水潦()(2)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②、怒而触不周之山;③、故日月星辰∕移焉;④、故水潦尘埃∕归焉;zhuānxūshuǐlǎo∕∕(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
6、)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字词疏释:从前碰,撞断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塌陷流向绳子所以(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后宾语、省略介词等。)思考: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
7、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相关资料: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