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

ID:48405021

大小:1.28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19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_第1页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_第2页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_第3页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_第4页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音的三个特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乐音的三个特征影响“响度”的因素鼓面的振幅二、响度结论:人耳能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做音量。什么因素决定响度的强弱呢?探究实验一: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叫做响度?响度——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乐音的三要素——响度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响度)声音声音的强弱/dB听觉效果树叶微动10极静轻声交谈20------30安静正常说话40------50正常大声呼喊70-

2、-----80较吵汽车喇叭90很响载重汽车100-----110震耳欲聋飞机发动机120----130疼痛难忍1、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结论①桌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②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探究实验二:乐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调:声音的高低实验探究一如图所示,将一把锯条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锯条,哪次振动的幅度大?哪次听到的声音响?探究钢尺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振动钢尺长物体的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¼钢尺长短¾钢尺长长结论:快高慢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大提琴音调低

3、小提琴音调高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得出结论:①、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②、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③、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2:用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拔动梳子齿。想一想梳齿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高低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结论: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现象:纸片划过快,发出的音调_______高音调:指声音的, 与振动的有关频率:指振动的快慢即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理越粗大长,其振动频率越慢,。物理越细小短,

4、其振动频率越快,。高低快慢音调越低音调越高实验结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若物体在1秒内振动1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00HZ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振动频率小,只有100~300赫;女子的声带短而薄,振动频率大,一般在160~400赫。少年的声带正在发育,有一段“变音”时期,这个时期应注意保护声带。你知道吗?思考:1、蜜蜂和蝴蝶相比,它们谁飞行时的音调高,为什么?2、“男高音歌唱家”和“女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什么?答:蜜蜂的音调高,因为它振动的

5、频率快。答:这里“高音”和“低音”分别指音调的高低练习:1、“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的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都不正确2、放声歌唱的男低音和为他轻声伴唱的女高音相比()A、男低音音调较高,响度较大B、男低音音调较低,响度较小C、男低音音调较低,响度较大BC音色:(又叫音品)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乐音的三要素——音色小结响度、音调和音色乐音的三大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含义决定因素相关问题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的单位:分贝dB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

6、位:赫兹(Hz)声音的品质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三要素4、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了300次,不带花飞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认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试解释这个现象。大显身手3、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名放声歌唱的男低音伴唱,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应用了 不同声音的不同。“低声细语”是指,“引吭高歌”是指。家庭实验室:感受声音的音调:1、向暖瓶里灌水时,刚开始和快灌满时,从暖瓶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吹盛有不同深浅水的瓶子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