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85209
大小:120.7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0
《关于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范文 篇一:化学教学反思案例 1、教学情境定义:教学情境实际上代表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对教学情境的认识由日常概念逐步升华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 2、创设情境意义:教学情境设计不在于教师的传授知识的能力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斗志让他们在这样一个理念下能够进入到教育改革并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主要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注意或者主动探索的欲望把学生被动学
2、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过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就是从实际应用或生产或生活中接入相关知识点设计教学情景一定要注意教材的这个特点 3、创设情境途径: (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氧化性的环境中钢铁腐蚀铁锅生锈铜质水管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都是被氧化的结果 切
3、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切开的表面会变红是维C被氧化了 由于情境的背景材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际学生感到既熟悉又奥妙无穷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在社会实际中学习化学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学习的欲望高涨学习的需要不断内化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地产生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应用只有在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开县的天然气井喷事件
4、中为了避免人畜中毒便将天然气点燃天然气中有H2SH2S有些性质呢问题情境自然形成又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可以以法国巴黎埃非尔铁塔和铁生锈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联系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3)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
5、例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先演示2组实验:①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②氯气通过湿润有色布条通过2组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氯气对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影响却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呢通过思考会想到:这一定是氯气和水作用的结果那么氯气和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4)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地设疑提问能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苯酚”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苯酚和苯是否具有相同
6、的分子结构苯酚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学生自然就会联系有关苯的结构知识思考分析羟基的引入对分子极性及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 (5)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教师若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能把铜置换出来而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
7、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6)通过化学史实、现象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学习苯的分子结构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梦境”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和艰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7)通过精心策划的课堂讨论
8、创设问题情境 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