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17613
大小:19.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3
《观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潮》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教学,创设情境,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文字、激发想象等方式中,做到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真正走进文本,感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奇”。【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叙述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有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
2、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学情分析】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对于写景文章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设计意图】设计本篇课文的意图有二,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3.感
3、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不同的景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 的热爱之情。4.学习本文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不同景观,用心感受不同时刻的画面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并大致能说说“潮来时”的整个经过。【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感知自然美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那你们有没有去看过钱塘江大潮呢?想不想去?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钱塘江大潮吧!(板书课题:观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纠正自己发音不准确的字,思考以下问题: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3.哪些自然段分别是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呢?(2自然段描写潮来前的景象,3--4自然段描写潮来时的景象,5自然段描写潮过后的景象)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潮来前的景象(课件出示)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5、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2.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思考潮来时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看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潮来时的写作手法从远处……再近些……越来越近……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3.请同学们仔
6、细品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潮过后的景象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4.出示图片,让学生们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并根据图片判断是什么景象?5.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气势!四、 回顾感知,拓展延伸1.根据课文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若()若() 人()人()风()浪()山()地()()天()地 闷雷()()东望 浩浩()()鼎沸 ()相接 2.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五、板书设计潮来前——风平浪静薄雾笼罩闷雷滚动一条白线观
7、潮潮来时天下奇观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