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婴儿夜醒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464−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8Jun,17(16)婴儿夜醒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123尹国燕,马淑丽,张琪(1.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长治046000;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3.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摘要]目的了解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婴儿夜醒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400名婴儿夜醒行为及其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包括婴儿环
2、境、行为调查问卷及父母亲SCL-90。结果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为28%;城、乡婴儿夜醒行为发生率分别为44.5%和2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9.689,P<0.01);婴儿夜醒行为与母子交流程度、孕期精神创伤、喂养方式、母亲抑郁和焦虑情绪相关。结论减少母亲孕期精神创伤、减轻母亲抑郁和焦虑、增进亲子交流,指导家长提供适当的抚育方式,对减少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睡眠和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婴儿;夜醒;家庭环境因素[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8)16-
3、2464-022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近年由于小儿疾病谱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性质的资料分别采用的变化,儿童睡眠障碍问题已逐渐引起医学界、家庭和社会的检验及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关注。目前我国对儿童的睡眠状况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2结果查,而对婴儿期的睡眠问题报道甚少,为此,笔者对婴儿夜醒400名婴儿中,男214名,女186名;平均月龄8.9个月。行为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夜醒行为的发生率为28%;城、乡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分别21调查资料为44.5%和2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9
4、.689,P<11调查对象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调查城市及农001)。与婴儿夜醒有显著相关的因素见表1。村400名婴儿的夜醒行为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均为健康表1与婴儿夜醒有显著相关的因素(n=400)婴儿,即婴儿无视觉听觉异常、智能发育落后及佝偻病等,同选入因素BBetaStd.ErrortSig时要求家族中无精神病、癫痫及智能低下患者。采取整群随母亲OP7-0.169-0.1260.062-2.7410.006机抽样原则,城市婴儿来自长治市延安路、大庆路街道,农村母亲OP8-0.223-0.1850.058-3.8140.
5、000婴儿来自陵川县曹庄乡、店上乡的26个村。城市、农村婴儿喂养方式-0.105-0.1460.056-2.2150.014各200名。母孕期精神创伤-0.396-0.1430.127-3.1060.00212方法婆媳关系0.2060.1130.0122.5810.010121婴儿环境、行为调查问卷参考婴儿行为有关文献母亲焦虑0.2420.1930.0872.7830.006提示由作者编制而成,其中包括围生因素、父母亲年龄、职业、母亲抑郁0.1220.1100.0592.0810.038文化程度、喂养方式、亲子交流项目、婴儿行为及父
6、母亲SCL-90母90项阳性数9.6460.3500.0024.7940.000(自评症状量表90项)等。采用计量或等级评分。注:B为偏回归系数,Beta为标准系数,Std.Error为标准误。1211亲子交流项目∀拥抱、抚摸婴儿(OP1);#与孩3讨论子交谈、唱歌(OP2);∃与孩子一起玩耍(OP3);%给孩子讲故31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大,包括城事、看图片(OP4);&与孩子一起听音乐(OP5);∋带孩子外出市、农村二部分,年龄为1~12个月的婴儿,男、女性比例为或探友(OP6);(孩子哭闹时适当抚慰
7、能使之恢复平静1.13,1,与我国儿童的性别比例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代表(OP7);)理解孩子的需要(OP8);∗孩子见到家人高兴性。调查结果显示: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为28%,与国内(OP9);+孩子会主动向家人微笑、发声(OP10);孩子对家[1]报道基本一致。城市婴儿夜醒行为的发生率较农村婴儿人声音、脚步声敏感(OP11);虐待婴儿(OP12)。高,造成上述差别的原因可能与婴儿不同的生活环境相关:城[1]1212婴儿夜醒行为的评定指婴儿在夜间入睡后觉市父母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较高,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较醒次数超过3次以上,并影
8、响抚育者的休息。大,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同时由于城市婴儿的父母过于注重122实施方法由作者对婴儿进行常规性健康检查,包括与婴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