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9238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婴儿睡眠基础系列3:夜醒频繁的另类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婴儿睡眠基础系列3:夜醒频繁的另类思路/在职妈妈返回职场第一关阅读提示这个简短系列的文章将会颠覆你对婴儿睡眠问题的认知。首先,会谈什么才是正常的婴儿睡眠模式,其次提出针对在职/全职妈妈的睡眠解决方案,然后会谈一些常见的错误错法以及相应的调整建议。?新读者需要先阅读《被混淆的夜醒、夜奶、夜嗨、夜闹》,否则理解本文会有偏查。现在先谈夜奶频繁。如前所述:夜醒频繁的原因很多,很难排查,但夜奶频繁的表面原因非常多,根源只有一个,就是白天没有吃够。在进入正题之前,想再次提醒读者父母回忆公号在上篇谈到的,孩子的睡眠问
2、题,大多数只能靠一个字:熬许多“专家”跟你们讲了一堆,就是不和你们承认这个事实:其实绝大多数情况,真的无计可施。为什么?很简单啦。承认这个事实还怎么给跟大众造神?怎么兜售睡眠圣经呢?本公号更愿意敲碎读者朋友跟风当“辣妈”的美好幻想,有了孩子还要保持以前的生活,刷手机、看电影、旅游健身?不是说,这些业余活动不能有,但是呢,有了孩子,生活就是会不一样,个人的活动一定要减少。不承认这点,而通过“训练”自己孩子按点吃饭、睡觉,忽视孩子的需求,强迫配合大人的节奏,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不客气地说:不如玩够了再生
3、???现在进入正题。这篇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前一篇的内容:母乳妈妈返回工作遭遇到的“频繁夜醒”。先来说起因:妈妈刚刚重返职场,最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小宝宝不吃奶瓶!怎么办?如同所有一切育儿难题,关于奶瓶,父母经常接受到矛盾的信息。一会有人说,不要太早引入奶瓶,否则孩子就会出现乳头混淆,一会又有人说,从小就要培养吃奶瓶的习惯,不然以后不吃怎么办?为什么育儿这么难?因为你所接受到的绝大多数建议都只是基于个人那点经验。更可怕的是,那些给你建议的热心人士,总结出来的“经验”,根本就没有半点逻辑可言。比方说:我孩子就
4、是刚出生头几天,奶奶一直抱着给惯坏的,现在只能抱睡,放不下!我孩子就是因为今天早上穿得少,一回来就感冒的!我孩子补了三天钙,忽然就睡得好了。父母们请记住休谟在好几百年就说过的一句话:两件事情前后发生且间隔很短,不代表存在因果关系!两件事情前后发生且间隔很短,不代表存在因果关系!两件事情前后发生且间隔很短,不代表存在因果关系!相反,在很多时候,真正的因果关系,相隔的时间很长。好像感冒病毒,是有潜伏期的。你的孩子早上吹了点风,下午开始发烧,没有因果关系,更可能是两三天以前,你带去商场,人流多,被传染的……顺
5、便讲一下,家里有人感冒了,正确的做法不是门窗紧闭,给小孩子裹粽子,而是物理隔离。不管生病的没生病的,全戴上口罩,以免扩大感染面积,并且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新鲜空气。???回到奶瓶的问题,父母可以提前1-2周尝试给孩子吃。孩子肯接受最好,要是强烈抵制呢?需要发愁吗?不需要!婴儿既是脆弱的,也是强大的。妈妈突然消失了,孩子会很难受,但会慢慢适应的。前提是要有一个非常耐心的替补队员。可能需要执拗个1-2周,才能正常接受吃奶瓶。所以,真的有必要提前一两个月提前“习惯”奶瓶吗?没有。能24小时全天候亲喂就亲喂吧。这
6、里头的逻辑类似于:难道因为有一天父母会死在孩子面前,现在就得少爱孩子一点,免得孩子以后不“习惯”?真的,最具有迷惑性的育儿圣经就是:要给孩子从小养成(填空题,随便写一个你想要的天使宝宝行为习惯,比方说独立自主入睡)的好习惯。麻烦专家们有空把小学课本的《刻舟求剑》好好再念几遍。什么意思?孩子的大脑每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认知模式的进步虽然有连续性,但也有明显的阶跃性,当前的问题是当前的问题,一定是以前“累积”的么?忽略孩子客观发育规律,“刻舟求剑”,就会折磨孩子折磨自己。1岁还要抱睡的,和3个月要抱睡,根
7、本不是同一回事。3个月之前要抱睡,那就果断抱。但1岁如果还要抱睡,可能需要反思一下,哪里做错了。1岁需要抱睡,“恐吓”3个月正在抱睡的,说以后孩子会放不下,本质就是“刻舟求剑”。请注意,这里的意思是,如果孩子1岁了还需要抱睡,否则落地醒,这很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假如孩子有时喜欢你抱着睡,但也愿意自己睡,那家长愿意抱睡,增进亲子关系,很好没问题。类似的,1岁夜醒2-3次,妈妈抱怨夜奶频繁。同样的情况,换作3个月的孩子,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1岁受到夜奶频繁的困扰,要仔细排查原因,不能因此而“吓唬”3个月还要
8、喂夜奶的妈妈呀!“真后悔小时候没有给断了,现在后患无穷”。小月龄妈妈们自己要镇定,不能跟着起哄,给自己孩子扣个“夜奶频繁”的帽子!“刻舟求剑”的本质,就是缺乏对客观原因的观察与分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高考语文最爱出的成语辨析题不?同样的月龄,别人家的情况,与自己家的情况,叫不能“相提并论”,父母们怎么能不加思索套用?同样的孩子,不同的月龄,叫不能“同日而语”,父母当然也不能随意从以前的状态推论到现在。????回到这篇主题。妈妈返回职场的头一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