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56084
大小:958.50 KB
页数:158页
时间:2020-01-13
《《寡人之于国也》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简介童年孟子名轲,邹人(今山
2、东邹县),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青少年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
3、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成年与晚年时代《孟子》七章《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简介《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
4、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仁政仁政民本论“民为贵君为轻”仁政民本论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之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
5、民、与民同乐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8.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仁政王道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仁政王道省刑罚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仁政王道省刑罚薄税敛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信书不如无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名言《孟子》成语、俗语集释同《论语》一样,《孟
6、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这里收录的以常见的为主,肯定还有遗漏,望不吝赐教。(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2)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3)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
7、)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4)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5)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孟子是在梁惠王3
8、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