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26589
大小:48.27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17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途径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质的规定性)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功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正向与负向,显性与隐形起源:神话(宗教和朱熹)生物(利托尔诺,沛西能):转向科学解释,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性),动物界不存在教育心理(孟禄):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否定教育的生物学化和社会属性劳动(马克思):集中在苏联和我国原始教育特征:非独立性(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无
2、阶级性,原始性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相对立夏代设置学校,商代产生教师职业,西周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守)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中心春秋战国:稷下学官,学术自由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郡国学或郡县学,文翁兴学隋唐:科举制,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四书五经,八股文,1905年废除科举制古印度:吠陀经,僧侣是唯一的教师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雅典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27中世纪西欧:七艺,三科,骑士七技近代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德国最早),世俗化,
3、法制化二十世纪后期: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孔子:仁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孟子:性善论,明人伦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墨翟:兼爱非攻《学记》: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战国末期。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lie等苏格拉底:雄辩,青年智者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第一部教学法论述《雄辩术原理》
4、(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泛智”教育,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第一个在大学讲教育佩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洛克:反对天赋观念,白板说,神识教育论,《教育漫话》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实证的方法,实用学科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性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四阶段论,传统教育理论杜威27: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旧的是课堂教材教师),教育无目的论,从做中学,思维五步说,现代教育学派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五条
5、教学原则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第三节教育与人口: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教育减少数量控制增长,改善素质提高质量,结构合理化,人口迁移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内容方法手段、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教育促进生产力(再生产劳动,科学知识),这个是经济功能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经制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目的,内容的取舍、体制、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辨析)教育为社经制培养人才、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反作用)、促进民主化(只影响不决定)教育与文化:文化制约教育的目的、内容,方
6、法教育能够传承、改造、传播交流和融合、创新和更新文化(这是文化功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其他社会意识的平行性第四节内发论:孟子、费罗伊德,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27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主导作用的原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师专门负责,能控制和协调各种因素)这一点看书上好好背背,P384.个体主观能动性: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实践)第五节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主题、灵魂、最高理想、评价的根本依据
7、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普遍与特殊。一个是大方向一个是具体的目标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6年考过1.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发展、独立个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提高全民素质美育的意义:16考过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完善品德、身体健康发展、树立劳动观点形成劳动技能五育地位存在不平衡:15考过第六节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政治经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