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

ID:47696752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23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测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例谈【内容摘要】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设,它是一种推理,更是一种数学想象。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教学环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我认为可以在“情景导入”中诱发猜想;在“动手操作”中萌发猜想;在“教学新授”中启发猜想;“巩固练习”中激发猜想;在“回顾总结”中拓展猜想。多环节,多角度的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猜想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环节猜想教学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

2、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设,它是一种推理,更是一种数学想象。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机会,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思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猜想是人们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运用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凭借直觉而作出的假设和预测。它是人们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知识的手段和策略。小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

3、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准确的猜想呢?长期以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对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近几年,在新课程实践中,数学猜想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和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能猜。“猜想”让数学课堂彰显活力。为了成功进行猜想,老师必须提供学生理

4、解数学的模型和材料,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折折、画画、量量、比比等操作活动情境,或者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录象片段等丰富的材料,为学生的猜想提供依据:猜想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事件的结果作出的一种假想的判断。“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教师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猜想热情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而突破原来的思维使猜想科学合理。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出示3幅图画欣赏,让学生猜想最小的一幅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然后,教师出示画的背面l平方分米的小方格,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

5、得出画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然后再出示另外两幅画让学生猜想。接下来,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充分利用原有经验,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宽的积有关。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教师进一步反问:“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只是猜想,我们还需要验证刚才的猜想,”至此在猜想中完成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数学模型建构。二、精心选材有效引导,使学生会猜。“猜想”让学生浮想联翩。猜想活动是以旧知识经验为基础,是思维创新的翅膀。数学知识一览无余会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进行紧张地智力活动,才能提高效率。因

6、此,教师利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尽心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适当而巧妙地在文本中设一点障碍,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9+几”教学,有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猜想的。教师l直接出示教材上的猴子摘桃的图,让学生看图说活,猜猜一共有多少?教师2改编了教材上的猴子摘桃,把桃子改成了摆棋子,左边盒子里有9个,外面有4个,让学生猜想一共是多少个棋子?教师3出示一组口算题,10+110+310+710+2……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再寻找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引导学牛猜想9个桃子与4个桃子的结果是多少?前两位教师

7、的教学中,学生猜想难度大,“数学化”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第三位教师首先选择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为猜想找到支点,主动构建了算法的心理意义,课堂的教学效果表明这样的选材使学生的猜想更科学、更有效。三、合作与交流共享,使学生想猜。“猜想”让数学知识披上神秘的面纱。为了使学生猜想的结果尽可能正确。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理解有关事物的描述,了解表达的含义。其次:猜想的过程是独立思维的过程,然而一个集体几十个同学,汇报时各不相同,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决定着必须高效的进行猜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信息共享。人人参与商榷后再汇报猜想的结果,小组交流的思

8、想碰撞产生“共鸣”的课堂,讨论出一片新天地,学生更容易“猜想”出正确结果。最后交流时,教师通过特定的语气和技巧,间接引导学生正确猜想。教师一般用缓慢而神秘的升调语气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鼓励其猜想;一般通过反问的语气重复学生猜想的结果,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