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

ID:476399

大小:3.2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7-08-08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_第1页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_第2页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_第3页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_第4页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20__届)组胺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目录1引言11.1研究历史与现状11.2研究意义21.3主要研究内容22材料与方法22.1实验材料22.1.1菌种来源22.1.2试剂22.1.3仪器22.1.4培养基32.2实验方法42.2.1组胺产生菌的筛选方法42.2.2组胺产生菌的鉴定方法53结果与讨论73.1组胺产生菌筛选结果与分析73.1.1五株菌的颜色变化结果与分析73.1.2五株菌的斑点实验结果与分析73.1.3组胺生成确认实验结果与分析83.2组胺产生菌的鉴定结果与分析103.2.1五株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与分

2、析103.2.2五株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与分析103.2.3五株菌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分析103.2.4同源性分析114结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附录15摘要:组胺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含氮有机物,可引起人的过敏性反应,甚至危险生命。本实验通过二步筛选法与常规筛选法对鲭鱼体内的组胺产生菌进行筛选,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菌株,最后通过PCR扩增对筛选出的5株菌进行16SrRNA测序及MEGA4.1分析软件分析5株菌株的同源性并建立系统同源树。结果显示筛选出的5株菌分别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

3、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芽孢杆菌(Bacillussp.),巨型球菌(Macrococcuscaseolyticus),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ciuri)。关键词:鲭鱼;组胺产生菌;16SrRNA;进化树Abstract:Histamineisoneofthelowmolecularweight,nitrogenousmolecularandpossessedofbiologicallyactive.Histaminewillleadtoallergicreaction

4、,evenendangerourlives.ThisstudyusestwostepsscreeningmethodandregularscreeningmethodtoscreenthehistamineformingbacteriafromMackerel.Bymeansofphysiologybiochemistryexperimenttopreliminarilyidentifythestrains,Atlast,usingPCRidentifiesbacteria’16SrRNAandusingMEGA4.1sof

5、twaretoanalyzethe5strains’homology,thensetupanevolutionarytree.Theresultsshowthatthe5strainsarePseudomonasputida,Citrobacterfreundii,Bacillussp.,Macrococcuscaseolyticus,andStaphylococcussciuri,respectively.Keywords:Mackerel;histamineformingbacteria;16SrRNA;Evolutio

6、narytree1引言1.1研究历史与现状组胺(histamine)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含氮有机物,是由组胺酸脱羧而形成的,通常贮存于组织的肥大细胞中。它是由微生物作用于其前体---组胺酸而产生的,普遍认为食物中存在着组胺[1]。组胺的产生需要满足3个条件:1)存在生成组胺的前体物质——游离组氨酸;2)存在发生组氨酸脱羧的条件;3)存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与产生组胺有关的细菌普遍存在于盐水环境中,通常存活在鱼体的鳃和内脏中,其主要为一些如杆菌属、梭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变形菌属、假单胞菌属、沙丁氏菌属、链球

7、菌属等微生物[2],因此鱼肉因组胺含量超标而引起的组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3-6]。在体内,组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引发抗原-抗体反应时,引起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释放出组胺,与组胺受体作用产生病理生理效应。如组胺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7],中枢组胺具有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8],组胺的促生长作用[9],组胺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10],组胺引起变态反应[11]等。陶志华等人[12]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

8、2株细菌,依据两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奈瑟氏菌属、黄杆菌属。ChenH.C.等人[13]利用组氨酸胰蛋白酶大豆培养液,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金枪鱼团子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并对13株菌株的16rDNA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为:三株肠杆菌,两株成团泛菌,四株变栖克雷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