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58310
大小: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5
《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与对策 【摘要】分析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性,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的问题,从人才引进规划、引进渠道、引进管理、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四个方面提出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77-02最新范本,供参考!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命脉。对于高校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是事关学校发展事业的关键问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支撑。拥有高层次人
2、才是衡量一个学校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高校都强调人才强校的重要性,把加快人才强校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来抓,纷纷出台一系列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办法。因此,要实现人才强校的目标,必须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拔尖创新高层次人才,才能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撑。本文试分析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并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引进规划、引进渠道、引进管理、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四个方面提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更好促进学校
3、建设发展。 一、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性 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综合素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就,能把握本学科的前沿与发展方向,对本学科建设发展和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急迫,对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
4、的基地,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必须相应提高。现如今,我国的高校正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教育”最新范本,供参考!,许多高校都进行了合并办学,这样就导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科增多、学科交叉现象时有发生,随之高层次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各高校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制定更具优势的人才政策,高校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为了抢占未来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各高校纷纷制定实施人才战略,策划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和举措,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留置力度。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
5、加快人才强校建设战略,当务之急是集聚各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二、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高学历。很多高校把高层次人才等同于高学历人才,在制订人才需求计划时,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没有从整个国内现有专业人才数量、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出发,从而导致某些岗位长期无法招聘到合适的具有与学科建设发展相吻合的专业背景人才。没有从学科背景、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分析这类人才急缺的原因,某类专业人才紧缺,或许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倾斜导致某类人才需求旺盛,或者是因为这些学科本来就属于新生类学科,国内博士毕业生少之又少,又或许根本还没有博士
6、毕业生,而学校在制订人才需求计划时,要求的却是“博士毕业生”,这样就导致该岗位长期招不到合适人才;没有从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出发,可能就会导致引进的某些学科人才过剩,而某些学科人才急缺,造成“一头重,一头轻”现象。最新范本,供参考! (二)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竞争。高校的综合实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我国,既有部属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有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的竞争,还有地方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竞争。无论是从办学规模、办校历史、学校的影响力和国家的财政投入等方面,国家的政策都倾斜于部属院校,地方院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地方普通院校难以望
7、其项背,这些优势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部属院校所获得的国家资金总额远远超过地方院校,由于资金所限,地方院校在校舍、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校舍、办公环境等基础设施简陋直接导致部分高层次人才止步于校。为了改善这些基础设施,学校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又有可能影响到教职工的薪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从而更难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三)重引进,轻管理。很多高校想尽一切办法出台各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可是当人才引进后,却对人才鲜有问津,又忙于引进新的人才。有些高校对引进的人才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提
8、供的培训进修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有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学校也通常不注重培训效果的反馈,这样的培训对个人业务能力、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十分有限;重投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