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

ID:47486737

大小:40.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2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1页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2页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3页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4页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E-cadherin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课题名称:E钙黏蛋白在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医学院填表日期:20**年7月1.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1选题来源胃癌(gastriccancer)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2位[1],近年来全球新增患者约870,000例,死亡人数超过630,000例[2]。胃癌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高居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之首,而且是我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经过医学界几代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影像学诊断及综合治疗手段不断提高,胃癌的疗效已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

2、可否认,其总体治愈率仍难以令人满意,死亡率居高不下,大多数患者仍死于胃癌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高、大众保健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的早期胃癌检出率低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现有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扩大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化疗均无法使5年以上生存率显著提高,对于病期较晚的进展期胃癌,肿瘤给机体带来的往往已不再是一个局部问题,学术界对此初步达成了两个共识:①单纯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仍然如此;②未出现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姑息切除的效果较之未手术者

3、好。能否根治性切除是胃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直接影响预后[5,6]。但是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往往较低,特别是对于ⅢB和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往往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仍可高达60%以上[7],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量事实证明,恶性肿瘤病变初期的治愈率是相当高的[8]。所以治愈肿瘤的关键是早期诊疗技术的成熟和实施。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胃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使得人们从基因分子水平对胃癌的发生、诊断、治疗有了新的思路。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测水

4、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分子水平改变的复杂过程,包括瘤细胞的脱落、迁移、粘附、生长等不同步骤。从原发部位脱落和向它处迁移,需要瘤细胞间粘附力降低[9,10]。细胞粘附分子家族是介导细胞粘附作用的一大类分子,尤以上皮钙粘蛋白(epithelial-cadherin,E-cad)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令人瞩目。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广泛分布于上皮组织,是基因CDH1编码的一类介导细胞-细胞间相互粘附、具有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和极性的钙离子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主要介导同种细胞间粘附反应。相对

5、分子量为120KD,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q22.1。E-cad的前体是135KD的多肽,合成后很快在高尔基体上加入碳水化合物成为成熟的多肽并被释放到细胞表面并迅速定位于细胞接触,从而介导相邻细胞间的同种连接。在细胞外钙离子参与下介导同种亲和性细胞间的粘附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保证上皮细胞紧密有序聚集,抑制移动。当其表达下调或功能障碍时,将使同种细胞失去粘附,对于上皮源性肿瘤而言,则意味着肿瘤细胞具备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并容易从原发病灶脱落分离,向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11,12]。DNA甲基化是指DNA双螺旋中胞嘧啶核苷的嘧啶环5位

6、碳原子发生甲基化,并与其3'端的鸟嘌呤形成CpG,且在双链对称出现,60%的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内含有CpG重复序列,这种富含CpG序列的DNA片段即被称为CpG岛。近来研究出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方法,其原理是用亚硫酸氢盐对DNA进行处理后,DNA中的C转变为U,而如果被检测基因已经发生CpG岛甲基化,则不能发生这种转化,设计不同的引物做PCR,即可检测出这种差别,从而确定目的基因有无CpG岛甲基化,此方法DNA需要量极少,敏感性高,为基因CpG岛甲基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目前认为:基

7、因表达与CpG岛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13,14]。DNA甲基化异常分为甲基化增强和甲基化减弱两种类型,可引起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有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细胞恶变,最后形成肿瘤。DNA异常甲基化导致肿瘤发生的可能机制如下[15,16]:首先,在正常情况下非甲基化的CpG岛的高甲基化,可以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其次,DNA甲基化可以促进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是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促进细胞恶变的一种机制。另外,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也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17]。DNA异常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抑癌基因高甲基化所致的基因失活和原

8、癌基因低甲基化所致的基因激活,引起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造成细胞恶性变形成肿瘤[18,19]。由于DNA局部甲基化增强在肿瘤中最常见,与肿瘤的关系比较明确,被认为是肿瘤抑制基因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