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3304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说课稿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开安中学Ⅰ、说教材1、教材分析四边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它与其他众多的几何图形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平行四边形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三个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将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它既是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
2、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由于这个特殊性导致它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目标:(1)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知道解决平
3、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思想。(3)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1)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图形中呈现的数学美。(2)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3、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本课难点:通过操作、思考、升化、归纳出结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探究讨论、交流合作、合理推测、课后小结直至布置作业,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4、教材内容
4、的组织任何数学知识的发现都会经历:“猜想—验证—推广—说理(证明)—应用”这一过程,它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思路。充分地体现了课标的过程教学,也完美地展示了数学研究的基本思路。Ⅱ、说教法1、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去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总结。2、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5、,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3、具体的教学方法: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4、教具:在本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课堂容量增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总结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良好优美的教学环境。Ⅲ、说学法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1、观察猜想。以学生的观察
6、、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合作交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3、抽象概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4、总结归纳。通过例题探索、练习反馈、收获园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Ⅳ、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探究新知1.活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索一
7、张平行四边形纸片,记为ABCD,连接AC、BD,交于点O,如图,观察猜想两条对角线被点O分成的四条线段中,OA与OC,OB与O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示幻灯片)(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整个旋转变化过程)2、讨论:(小组交流)(1)通过以上活动,你能得到哪些结论?(2)如何用逻辑推理的形式证明你的结论?3、结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设计目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学生通过动手猜想途径,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
8、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Ⅴ、说创新点1、教学过程中新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这些数学理念,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