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52914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30
《郭继鸿解读汇报《美国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郭继鸿:解读《ACC/AHA/HRS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如久旱时节的春雨,继2002年指南的13年后,美国ACC/AHA/HRS于2015年10月联合发布了《ACC/AHA/HRS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下文简称“2015指南”),这是学术界期盼已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南。 近20年正是心律失常专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导管消融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成为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冲击甚至颠覆着这一学术领域的经典理论与认识。同时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传统概念出现了冲突与裂痕。面对心律失常这一学科的
2、巨大变迁,不论普通临床医师,还是做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医师除惊喜与振奋外,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困惑,却得不到权威性点拨。而2015指南正是要解答这些困惑,纠正已存在的一些误区与偏见。可以说,2015指南既实用又前沿,且对临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室上速的定义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心律失常,例如QRS波不宽而伴有室房分离的希氏束旁室速,但2015指南对室上速的定义仍然延用了多年前Wellens提出的定义,即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为室上速。而成人的定义是指18岁以上的人群。室上速的分类与特点2015指南将室上速分成
3、7类,文中仅阐述了其中的6种而未涉及到房颤(心房颤动)。指南对其他6种室上速的临床与心电图特征以及亚型做了概述。可以看出,该分型与传统的观念十分相似,而文字阐述简明扼要,使其容易掌握,实用性很强。(一)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窦房结,心率>100bpm的心律,又分为生理和不良性窦速两个亚型。 1.生理性窦速 生理性窦速是自主神经对机体的活动、精神与情绪波动的一种正常反应,也可能是对病理因素,如发热、心衰、甲亢、外来物质(包括药物)的反应,去除诱因后心率可恢复。 2.不良性窦速 不良性窦速是指用机体的生理需求不能解释,静息心率
4、>100bpm,Holter的平均心率>90bpm的窦速。患者常伴有症状而发生机制不清,属于一种排他性诊断,常不需治疗。对症状明显者的治疗效果差,即使心率能降低症状也不一定缓解。本指南推荐伊伐布雷定(If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或两种药的联合治疗。(二)房性心动过速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 房速可起源于心房各种不同部位,心房率为100~250bpm,又可分成局灶或多源两种类型,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发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1.局灶性房速 可因自律性增强、触发、大折返等机制引起单形性房速,右房房速多于左房。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
5、,发生时心率相对缓慢(100~150bpm)。局灶性房速的确切定位要依靠成功消融时心内标测结果,但根据体表心电图特点也能为局灶性房速的起源初步定位。当P波在V1直立,在Ⅰ和aVL导联倒置时,房速源于左房,当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时,房速起源于右或左房的顶部,P波时限短时,提示房速起源于房间隔而不是心房的游离壁。因对药物、心房刺激等反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差,使这些方法鉴别房速发生机制的作用有限。 2.多源性房速 多源性房速的心律快而不规整,心电图至少有三种不同形态的P波,应用单导联心电图有时很难与房颤鉴别,两者不同之处是房速P波之间有明显
6、的等电位线,且PP、PR和RR间期变化不定。多源性房速的发生机制不清,但因P波形态不同,提示为多部位起源。多源性房速患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包括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冠心病、瓣膜病、低镁等。(三)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为大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房率快(250bpm~350bpm)而整齐,扑动波形态一致。 1.峡部依赖性房扑 当房扑的大折返环涉及到下腔与三尖瓣峡部时称为峡部依赖性房扑。又根据环绕三尖瓣折返的方向分成逆钟向和顺钟向两型房扑。逆钟向房扑又称典型房扑,其折返环的传导沿游离壁向下传,沿房间隔向上传,临床更多见,其锯齿状房扑波在下壁导联倒置,
7、在V1导联直立。而顺钟向房扑的折返沿房间隔下传、沿心房游离壁上传,发生率相对低。其房扑锯齿波的极向与前相反,在下壁导联直立,V1导联倒置且房扑波的时限宽。 当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房病变严重或导管射频后,其房扑波频率可能较慢。房扑患者的临床谱与房颤相同,并可与房颤共存在同一患者,或者由房速或房颤引发而来。房扑消融术后5年,82%的人可发生房颤,尤其伴左房大,有房颤病史,左室功能差,或伴结构性心脏病或冠心病者术后更易发生房颤。 2.非峡部依赖性房扑 非峡部依赖性房扑又称不典型房扑,其折返环不依赖三尖瓣峡部,折返可围绕二尖瓣环(环二尖瓣房
8、扑)、心房瘢痕、左房顶部等。其发生机制为折返,根据折返环大小可分为大折返或小折返(折返环直径≤2cm)。房扑多发生在右房,但多数起源于左房。应用药物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