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ID:46899122

大小:8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9

上传者:U-7604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_第1页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_第2页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_第3页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_第4页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学科领域较宽,适应性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层次资源环境科研人才和高校教师。具体要求是: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川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有较好的科学研究修养。4.熟悉高等教育的教学环节。5.身体健康。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设置三个研究方向:即1、水资源与水环境2、土地变化与土地整理3、城镇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三、学习年限全口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四、培养方式硕丄牛•的培养工作采収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在学科导师集体指导的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1.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要定期了解硕上牛的思想状况、7习和科研状况,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硕士牛的成长。2.硕丄牛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选课计划、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内容。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应在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3.硕士牛的理论课学习,采収课堂讲授和自学、seminar(学术研讨)和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分析报告、研讨等多种方式学习。 1.充分重视文献阅读、文献利用能力的培养,夯实硕丄牛泪科理论基础,强化科研训练的必要环节。各学科应列出硕士生必读的经典文献,提出阅读和考杏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牛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2.实践能力培养耍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应进一步丰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3.学位论文是硕士生掌握运川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及时进入论文研究状态。论文环节应侧重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血的科研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4.加强硕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学术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的教育,要求硕丄生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本学科硕上学位研究牛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33学分。1.硕丄牛课程学习、必修环节采用学分制,未完成规定学分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2.非英语专业硕士牛必修学位课程“笫一外国语”为英语;3.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非学位课程的考核口J采川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学位课程需达到70分及以上方为合格,考核不合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出2考试1口然辩证法概论1111考试1-2英语(综合)is1考试2学位必修课现代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51考试1地理学思想史■)1考试1土地科学原理■)1考试2环境规划与管理■)1考试1水资源开发与保护51;•;考试2专业外语;)丨1考试1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教育72()1考查:心理学201考査:;第二外语(日语、语俄)101考査:;学科选修课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报告201考査2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2()1考查2SPSS应用2()1考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2()1考查:环境灾害及评估201考査:;资源环境法学201考査:;环境生态学201考査:;口然资源学201考查:>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生态学2()1考查GTS高级应用201考查:遥感图象处理理论与方法201考査:;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研究201考査:;山地人居环境与管理201考査:;土地资源评价管理201考查:>环境水文学201考查 环境标准与法规2()1考查:.水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201考査:;生态工程与产业生态学201考査:;环境地理学理论与方法201考查3补修课程地图学朋0考试1或2自然地理学360考试1或2区域地理360考试1或2六、必修环节内容学分考核方式基本要求学术创新活动1考查教学实践/专业实践1考查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1考査1.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硕士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必要准备。要求每位硕士住在开题前提交份与论文选题有关的不少于4000字的书面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组评定成绩,文献综述不合格或未完成者,不得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在阅读大量专业文献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案等向导师组进行汇报,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为必修环节,计1学分。2.教学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在导师指导卞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学时16个学时,其中讲课至少6学吋,时间一•般安排在笫二学年。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计1学分。不适合教学实践的专业,导师可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安排硕士生参加专业实践(实习))。3.社会实践硕士生应结合专业特长,充分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提高理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集中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研究生处会同校团委统--安排,结合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各学院安排。社会实践不计学分。4.学术创新活动 硕士牛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未完成学术活动者不准参加论文答辩。学术创新活动內容包括: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与学科举办的学术研讨(SEMINAR),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工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有明确任务的学术性野外调杳、社会调杳等。学术创新活动由硕上牛所在学院(学科)负责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七、中期考核屮期考核是以硕士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在课程学习基木结束和论文开题示,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徳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操作按照《重庆师范人学硕丄研究牛屮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八、学位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现状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卜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选择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研究课题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川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但必须具冇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实践应川价值。学位论文正式撰写而,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研究FI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方案、预期成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开题报告必须在木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并明确是否通过。开题报告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硕丄学位论文不低于3万字。学位论文内容应反映硕上牛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硕士牛在申请学位前,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其学科研究方向内容相关的署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论文至少1篇,或专著至少1部,或专利至少1项,硕士生署名为笫一作者或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硕士生署名第二作者。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须经过三次审杳,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杏,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査,三是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盲审评阅、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示方能进行答辩。九、毕业与学位授予硕丄牛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上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了硕士学位。具体内容详见《重庆师范人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十、主要阅读书目[1][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地理学思想史[M]•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英]R.J.约翰斯顿著.地理学与地理学家[M].唐晓峰,李平,叶冰,包森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蔡运龙.地理学与坏境——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英]萨拉-L霍洛韦等编.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M].黄润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方梢云.全球生态学一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1.[6]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著.理解止在变化的星球一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M]・刘毅,卫东等译.科学出版社,2011.[7]陈俊合,江涛,陈建耀著.环境水文学[M].科学出版社,2006.[8][英JPaulA.Longley等著.张晶等译•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爱]R.基钦等著.蔡建辉译.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6.[10][英]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商务印书馆,2005.[11][美]哈特向著•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商务印书馆,1959.[12]王书文,刘德祥,孙铁怖苦.污水自然净化生态工程方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3]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14]孙铁衍等.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5]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岀版社,2004-2.[16]薛平编著.资源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2. [1](加)纳塔利.经济、生态与环境科学中的数学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