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92807
大小:7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8
《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道互補價値觀念的方法論探究華梵大學哲學系杜保瑞大綱:一、刖旨・二、價値觀念在中國哲學方法論上的理論定位三、「儒道互補」哲學課題的意義定位四、「儒道互補」價値觀的成立型態五、「孔老互補」觀念在哲學體系硏究法討論中的要件六、有相同的宇宙論才是體系可以交流的前提七、孔老世界觀同義的說明八、仁義無爲在孔老兩造各自不同的結合形式九、儒道詞彙及論證形式的互用並非互補議題的重點十、哲學體系硏究法下的孔學原型定位十一、哲學體系硏究法下的老學原型定位十二、無爲價値觀的實義十三、儒學史上的仁義無爲價値觀念的互補性建
2、構型態十四、老學史上的無爲仁義價値觀念的互補性建構型態十五、結論:儒道互補價値信念的生活寫照摘要:本文對價値哲學的討論,是放在屮國哲學體系的價値問題屮進行,並注重價値哲學體系形成的方法論問題,討論主題則設定在儒道互補的課題屮,指出儒道互補是一個生活現象,應該有其理論成立的可能。而此一互補,即表現在孔孟仁義價値與老子無爲價値的互補性上,並且在屮阈儒道哲學史中可以找出孔老二學發展線索屮有仁義無爲互補的理論實例,文屮即說明其結合的方式。就儒學體系言,儒道互補是以仁義爲本體,以無爲爲境界。在老學體系言,儒
3、道互補是以無爲爲本體,以仁義爲次德目。至於莊子及道教老學,則因有不同的宇宙論世界觀,所以不能討論儒道互補的議題。理論上言,理想的互補形式是具備著相同的世界觀,而有價値命題的交流,使得各自的價値可以安立在對方的體系屮,並且在現實生活屮可以實踐出來。鍵字:儒道互補、無爲、仁義、孔子、老子、哲學體系本文已發表於2001年11月,《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三三零期》頁997。—、前言:「儒道互補」是屮國哲學史上一個向來存在的課題,不僅表現在屮阈知識份子的生活行徑屮,也表現在儒道兩家各自哲學體系的建構屮,本文即欲針
4、對儒道互補的議題進行方法論的討論,嘗試找出儒道互補的可能型態,並提出方法論上的說明。此外,作者認爲屮國哲學理論的硏究應有「哲學體系硏究法」的觀念F],既然有體系性的要求,那麼在互補現象屮的兩造如何突破體系的限制而得以互補呢?而既然有了互補,是否即可能形成同一體系呢?這也是本文藉由儒道互補議題而欲探究的方法論課題。再者,對於屮國哲學的哲學性問題,作者向來主張屮阈哲學即是價値哲學的體系建構之學,體系建構乃爲捍衛價値而設言,並以能提供實踐理論爲完成,故而儒道互補即是儒道價値之互補,價値既可互補,則體系必
5、得交流,因此本文實際上即是一對於價値觀念的體系建構及價値體系的觀念交涉的方法論探究之文。二、價値觀念在中國哲學方法論上的理論定位所謂「價値觀念在方法論上的理論地位」,指得是儒釋道三學作爲價値哲學的理論學派,它們的哲學體系是爲論證價値而服務的,因此,價値觀念如何在理論體系屮表現,如何在體系屮被建構,以及哲學體系如何處理價値的實踐,如何說明當價値實現之時的理想人格景象,這些問題就是價値觀念如何在體系屮扮演角色的問題'這就是「價値觀念在方法論上的理論地位」問題。作者以爲,屮阈哲學的儒釋道三學的終極目的都
6、是要彰顯價値,但是各家有各家的價値,因此價値的義涵需要釐清,這個釐清首先是在實踐屮的落實,亦即在實踐屮說明如何操作,以及在操作後達至一個什麼樣的理想人格亦需說明,這就是功夫哲學與境界哲學的課題。然而當三教各有不同的價値信念的時候,究竟誰的價値高誰的價値好,這就需要進行理論的爭辯了。理論的爭辯即是去說明價値的絕對必然性'價値的絕對必然性的建立是一個屮阈哲學的核心課題,或訴諸2「哲學體系硏究法」是作者繼「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爲中心的基本哲學問題硏究法」之後所強調的方法論觀念,旨在指出針對單一哲學家作品的
7、硏究方法中應注重該哲學家自己所形成的一套哲學體系'所有的觀念以在體系內的意義爲解讀重點,而當進行體系比較的時候,應注意由宇宙本體功夫境界四方架構中的各種基本哲學問題意識來界定該體系的特殊型態'促使其成爲一套能夠自囲其說的哲學理論,一但當體系內部的一致性演譯結構在哲學體系硏究法中無法建立之時,即是可以宣佈該理論本身不是一套成功的哲學理論之時了。參見以下作者以哲學體系硏究法的觀念進行的論文寫作:2000年4月22至23日<《河上公注老》的哲學體系之方法論間題檢討〉2000春三清道家道教學術硏討會[三清
8、道家道教文化基金會主辦](桃園大溪);2000年5月20至21□<嚴君个《老了指歸》哲學體系的方法論檢討〉〔中阈哲學與全球倫理〕或際學術硏討會〔東吳大學哲學系舉辦〕該文已收錄於該會議論文集中。2000年12月17日<王陽明功夫哲學進路的哲學體系探究〉台灣哲學學會2000年年會暨學術硏討會,政治大學行政大樓。台灣哲學學會主辦o該文已刊載於東吳大學哲學學報中。以上諸文請參見作者網站〔杜保瑞的中阈哲學教室〕。普遍人性的本然,此即人性論的建構,但是人性論的普遍有效性仍有待證立,於是訴諸本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