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儿童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博弈决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博弈决策发展摘要考查了200名4-12岁儿童及40名成人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博弈决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并对情绪在最后通牒博弈决策中的作用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完全信息最后通牒任务中,作为分配者时4-6岁儿童更多提出小于半数的要约,而9-12岁儿童和成人则更多地提出平等分配的要约。作为应答者时儿童和成人均接受大部分要约。(2)公平策略和权宜策略是儿童与成人分配者采取的主要策略,而儿童与成人应答者则主要采用权宜策略。(3)基于满意与否的情绪体验是儿童应答者是否行使否决权的直接动力。关键词儿童,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博弈决策。分类号B844.11.引言
2、博弈决策(gamedecision-making)是指在包含利益相互依存的两个或多个参与者的博弈情境中所进行的行为决策。在儿童早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最后通牒博弈的讨价還价现象(Straub&Mumighan,1995)。例如:与父母之间,为了到底可以吃几颗糖要讨价還价,为了能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也要讨价還价;与同伴之间,为了谁先玩玩具要讨价還价,为了用几颗糖能换几张卡片也要讨价還价。最后通牒博弈决策是儿童博弈决策的重要方面,探查这一博弈决策的发展不仅对个体经济决策行为的发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Harbaugh,Krause&Liday,2003),对个体决策的
3、发生发展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Game)通常被经济学家用来说明公平等非理性因素对选择行为的影响,并以此否定标准博弈论及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其主要范式为:两人分享一定数量的金钱,由提议者(proposer)向应答者(resportder)提出分配金钱的方案(要约,offer),应答者可以接受或拒绝要约,如其接受则按此方案分配金钱,如其不接受则两人都一无所得。根据理性人假设的利己预期,传统经济学设定最后通牒任务中具有如下均衡解:因为应答者会接受任何大于0的要约,因此分配者应尽可能提出最小要约。自Cuth,Schmittbe
4、rger和Schwarze(1982)之后,经济学家们在广大地区运用最后通牒任务进行了多项跨文化研究(卿志琼,2005)o纵观过去20年的世界性领域及实验室成人研究,通常有如下结果:个体的最后通牒博弈决策中存在着平等动机以及对不平等的拒绝和反抗。'‘理性人”假设完全不符。要约比例在总值的40%到50%之间:大多数应答者总是拒绝低于总数三分之一的要约(Gnth&Tietz,1990;Camerer&ThaleL1995;Hoffman,McCabe,&Smith,1998;LA.Camerer,1999;Nowak,Page&Sigmund,2000;C.F.Camer
5、er,2003;Oosterbeek,SlOOf&vandeKuilen,2004;Zaatari&Trivers,2007;HandgrasfDijk,Vermunt,Wilke,&DeDreu,2008)o尽管近年来儿童决策研究渐成热点,但对儿童最后通牒博弈决策的研究却很有限。Mumighan和Saxon(1998)对5、6、9、12、15岁儿童及大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布分配总额),较小儿童比年长儿童提出更大要约,也接受更小要约;六年级与幼儿园分配者均比三年级分配者分给对方更大数额;较大儿童应答者只接受较高分配数额,大学生应答者却愿意接受较小分
6、配数额。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不公布分配总额),儿童和成人一样接受较小要约。Harbaugh等(2003)的类似研究则发现:四、五年级学生比二、九年级学生提出更大要约,要约的平均值会随着年级增高而增长。Sally和H订1(2006)的研究发现:幼儿担当分配者时并不愿意合作。但在担当应答者时却热切期望对方分给自己更多:要约小于半数时,有22.8%的6、8岁应答者表示接受。而表示接受的10岁应答者仅有10.6%oHoffmann和Tee(2006)的研究发现:与同龄人进行最后通牒博弈时,青少年的要约大小与成人没有差异。Takezawa,Gummerum和Keller(200
7、6)的研究发现:11岁和13岁儿童在最后通牒中的分配行为没有差异。Guroglu,vandenBos和Crone等(2009)发现,60%以上的9岁儿童不管意图情境如何都拒绝不公平的分配,而12-18岁的被试在对方并非有意不公平时愿意接受不公平提议。综上可知,国外研究对于年幼儿童的应答者决策表现达成了一致一一他们更可能接受较小要约:但对儿童的分配者决策表现并没有一致结果,幼儿、低年级儿童与高年级儿童的要约比例并非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国内研究者在比较了儿童与大学生在最后通牒及独裁者博弈中的决策行为后发现: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分配金额都显示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