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52345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分析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偏低,就业的形势口趋严峻。引起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很多,本文首选分析了引起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应采取的措施做了深入分析。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在实际就业过程中,高
2、职学生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解决高职学牛就业难问题,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釆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一、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层面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这一系统工程中,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功能,发挥导向性作用。目前,我国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不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费的收取方面,我国高职招生实行学生缴费上学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其收费标准更高于普通高校学生。从而使得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形成了一种偏见,在和其他高等院校一起面试的时候,竞争的优势无法
3、体现,用人单位不乐意接受高职的学生,更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从而提高了高职学生就业的门槛。加上一些用人单位,不配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提出的一些要求不配合,更加使得高职学牛的就业难度增加。加上招生就业政策的不平等,户籍制度的原因,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政策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政策上面的有利支持和正确导向。(-)学校层面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两种趋向,一是片面强调初次就业率,对于学生的就业质量不够重视,对于学生以后
4、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没有充分考虑等变相的提高就业率的方式。二是“重招生,轻就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只顾眼前利益,不图长远发,轻视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就出路。这两种指导思想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严重扰乱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在一■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就业指导队仮结构欠合理也是影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三)学生层面很多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高职院校不如普通高校,不喜欢甚至讨厌高职院校设置的•些专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力,影响了就业准备的方向性
5、,从而使就业准备较为盲目。对自己、对职业以及对社会与择业的有关事物的认识、推理与决策,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职学生中,择业心态较为复杂,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希望去大城市或者就业环境比较好的地方,不愿意到迫切需要高职人才的农村或西部地区就业,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了解分析,影响了其正常的就业心态,使之在就业过程中较多的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对策(-)加强政府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宏观调控政府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范畴,进一步制定
6、和完善有关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人才市场,建立就业指导评价机制,为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强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可度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和人才输送的重要源头,社会最终将吸纳和接受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因此,要加强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调动社会参入的积极性,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特别是社会上面的紧缺专业应该扩大招生人数,提高高职学生的技能,从而调动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对高
7、职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认识偏见,营造平等和谐的就业氛I韦I,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强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体功能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耍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丁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主体功能。要改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更新就业指导理念,优化就业指导队伍,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改进就业指导方法,健全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我校是西南四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职大学,教育部、建设部确定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屮国的建
8、设事业培养了6力-多名专业人才。现有全日制学生约1.6万人,继续教育学生5300余人,设10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在成都设立了成都校区。2013年毕业的学生有4996人,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718人,工程造价(建筑方向)633人,工程测量技术206人等,我学院在就业指导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使得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了97%以上。1.学院在招生方面就考虑到了社会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