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51809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高职化工类毕业生就业“闪离”问题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化工类毕业生就业“闪离”问题原因探析[摘要]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后“闪离”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之-O毕业生“闪离”给学校、用人单位、社会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文章通过甘肃省三所高职院校化T类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从个人、社会、行业、单位、学院等因素分析了当前化工类毕业生“闪离”的原因。[关键词]高职;化工类毕业生;闪离[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97“闪离”是指大学生对签订的工作和企业不满意,进入岗位时间还不长,甚至还不熟悉应聘的岗位工作,就提出辞职,另谋新职。在最近几年就业难的情况下,省内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化工
2、类毕业生就业后快速离职的比例非常高。据调查,以前化工类新职工的“蜜月期”普遍在6~12个月,由于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化工企业和公司人力资源部反映,许多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以后,三个月就成了一道坎。有些企业甚至表示,“蜜月期”已经变成一个月。毕业生“闪离”对用人单位而言,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造成岗位的空缺;对学生而言,快速离职和频繁变换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就会增大,最重要的是,形成频繁离职的心理倾向;对高校而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任和关注降低;对社会而言,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增大。1对三所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的调研化工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产业
3、支柱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工产业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现代化工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木密集型转变,如发展方向高科技化、生产规模大型化、涉及门类综合化、生产控制自动化、产甜质量高精化等。前进中的化工行业对于高职化工类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则显而易见。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选择了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相关专业毕业生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対象,问卷按所学不同专业毕业生随机发放共计200份,回收冇效问卷156份,冇效回收率765%0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形成本次调研报告。本调查问卷共有47个题目,涉及个人
4、、企业、家庭、环境和学校等因素。2高职化工类毕业生“闪离”原因分析21个人适应能力差211环境不适应工作地点、环境和相应的生活设施成为高职类毕业生初期评判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一般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直接造成新员工上班、购物、娱乐等方面的不方便,一旦有一点不满足他们的期望值,就会寻找其他企业。经调查,有些在广西就业的甘肃籍学生,因为天气太热、雨水太多、空气潮湿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而选择辞职。有些学生甚至吃不惯当地的饮食,产生抱怨心理。212工作压力不适应当今社会给90后学生的评价是吃不了苦,高职化工类毕业生一直待在学校里
5、,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在短期内很难从学生的处色转换到员工角色。化工行业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很多企业实行三班倒的制度,要不停地倒时差。有时候需要经常加班,一个星期下来,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在家里连家务活都很少做的他们,自然是吃不消。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与口我压力下,加上现实与理想的一些差距,使得高职类毕业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我们的毕业生很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甚至离职行为。213心理不适应当前高职类毕业生就业时有较强的主观自我意识,其中包括:自我价值得到别人认可的心态、自我能力的提升等。但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经常表现出夸大自己所
6、承受的不公平和消极态度。在工作岗位缺乏耐性,经常见异思迁,不安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急于求成,浮躁善变,这将会引导其寻求下一个工作。22受国内社会人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存在的传统择业观念主要有两方面,很多人认为化工企业工作没有地位,认为自己只是生产一线上的操作工低人一等,对职业缺乏认同感,一旦有机会,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到其他行业中工作。同时,传统的职业观点要求工作要具冇安全性,而化工生产对人们的印象是污染、危险、爆炸,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存在危险,所以最终许多人选择另谋去路。当前社会浮躁现象也比较明显,高职毕业生受社会影响表现得比较浮躁
7、,他们渴望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成功,这也是使多数高职毕业生“闪离”的重要原因之一。23整个化工行业发展的影响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化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投资动力不足。化工行业出现突出的产能过剩矛盾,由于前期过剩程度严重,同时传统大宗化工产品需求增速明显下降,装置开工率低。国内化工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又面临资源环境安全压力。造成运行成本上升,化工行业物流、能源、财务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纷纷裁员,给刚离开校园的化工类毕业生造成了恐慌,一些学生不得不离开这个行业。24就业单位本身因素多数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対人才规划缺乏长远观念,把员
8、工看作是一种成本而不是资源或无形资产,在人才培养上,重短期,轻长远,重工作成绩,轻个人感受,重使用,轻培养。对化工类毕业生培训和开发不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