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ID:31403281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_第1页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_第2页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_第3页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_第4页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整体就业心理呈积极健康的发展形势,但是,由于受社会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认知和社会心理层面存在着各种就业心理压力等问题。本文以海南省各高职学生为例,在对其就业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从家庭、高职院校和社会各个层面着手,创造适合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强化教学质量,及时对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与疏导等措施,引导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中

2、高速的新常态发展。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的就业形势更是如此。同时,高职学生又处于心理日趋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其心理活动主观性较强,波动性较大。“三期”叠加,高职学生在学习和求职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挫折,因而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内涵  1、就业心理。通常人们把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作准备以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称为就业心理①8。从内容上来说,就业心理主要涵盖了就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三个方面的内容。就业心理

3、的形成与个人的需要、人格、学习等心理密切相关,同时也受个人所处的学校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整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有关就业的各种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2、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就是指高职学生在各种就业现实的基础上,在其它心理现象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关于就业、求职及求职准备等问题的各种心理现象。  就业认知心理是指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②。它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三方面内容。  就业心理情绪是指高学生在就业认知、感觉

4、和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就业、求职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和生理状态,它是高职学生对就业、求职等问题在态度的主观反映。一般来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情绪主要集中表现为认识层面的主观体验和和表达层面的行为外部行为。  就业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内,高职学生基于生活条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自发反映而形成的关于择业、就业问题的整体心理状态。它主要包括就业地域选择、就业待遇倾向和各种就业价值取向等内容。就形成而言,高职学生的就业社会心理直接形成于各种现实生活要求和就业活动迹象对高职学生的刺激和高职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它是社会整体就业情绪、共识和价值

5、取向的总和。8  从上述三个层面来看,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就是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学校环境和自身特点等客观现实在其择业过程中的主观反映。它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程,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和择业、就业选择等活动,对高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还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素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转型期高职学生整体就业心理现状  高职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人生阅历。虽然高职学生的

6、认知、价值观、所处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尽相同,所形成的有关职业的认识,择业、就业选择等问题就业心理存在着不同的差相异,但在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教育等下,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整体上呈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就业认知心理整体趋于客观化  1.自我认知偏差不大,主体呈现自我肯定心理态势  从海南省各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上来看,认为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是综合能力获得提高的学生占66.02%,认为专业水平提高的学生占26.21%;认为自我的能力和水平总体能适应社会占70.87%,认为很需要加强的占20.39%;在同一岗位如果有人比自己强,78

7、.64%的学生会向他学习;如果有人不如自己,77.67%的学生会更谦虚。上述数据表明,当前高职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虽然依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它们能够将自我的能力、特长与社会接受性进行客观比较,从而得出关于自我就业行为与就业心理的正确观念。  2.择业、就业多样化,整体具有普遍的求稳意识8  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业学生在择业就业时依然将职业的稳定性看得很重。36.89%的学生将理想就业单位定位于科研、高校和公务员等稳定性较高的单位上,选择企业的占47.57%,选择自谋职业的仅占15.53%;在就业途径上,希望国家分配的

8、占16.5%,希望学校推荐的占54.37%,29.13%的学生愿意自主择业。  3.勇于创业,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  但从调查数据上看,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敢于实践,愿意自谋职业。在素质教育的稳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