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9967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问题情境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创设课题研究总结我校数学组研究课题于2011年05月15日开题,主题是“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利用与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确定、申报、立项开始,在区教研究室的指导下,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课题组精心制定研究计划与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讨。让全体实验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实验的方向,注重实验研究,突出课堂教学实践、互动探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重点,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多数教师获得了较好的课题研究案例、反思、教案、论文等成果,构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实验的方法。一、主要研究内容1、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主要研究创设问题情境的背景、时机,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主要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障碍,进行对策研究。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与方法1、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我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用我们所学的理论努力向40分钟要效益,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2、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由于我们进行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故我
3、们的研究的立脚点是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与反思,以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外辐射和扩展。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探讨、切磋和批判性对话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逐步提高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能力。既然恰当的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具备数学的本质,要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其中所含的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当没有现成的情境或现有的情境不符合我校学生的情况时,我们教师就必须自己去从课本和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情境,这必须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上课
4、前预设好恰当的情境。4、开展反思体验与撰写教学案例。为了让教师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环境,我们也强调教师的思考与体验。注重材料的积累和经验总结交流。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我们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如下: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2、创设的问题情境,体现层次性,满足每位学生。实践表明,
5、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3、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发展学生思维。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创设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既构建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与当前问题
6、有关但要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这样的问题情境营造出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学习。4、创设的问题情境,实现创造性,体验“再发现”。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要利于学生独立探究,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最后还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三研讨课成绩(1)每节研讨课老师准备
7、充分,课堂服务材料完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精力充沛、富于激情。师生共同体验公开课紧张有序的教学场景、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愉快经历”应该是本次活动取得的最为普遍的成绩。(2)老师们均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均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尤其李双玉的课能衡量出我组每节研讨课的质量也都非常高。(3)这些课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动手实践、讨论探索,合理制作并熟悉运用教学课件,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与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