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ID:46837590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第1页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第2页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第3页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第4页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止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方法是开颅清除血肿,多在全麻(插管)下进行手术,手术时间长而清除颅内血肿的过程又增加了对脑组织的损伤。因此具有损伤大,二次应激反应状态严重,术后再出血的机会多,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我院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边陲,是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乙等医院。我院于2005年7月开始至今,引进卫生部“十年百项”项冃,YL-I型一次

2、性颅内粉碎穿刺针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100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按术后病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术脑出血治疗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7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12-01高血压脑岀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年來,发病率止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方法是开颅清除血肿,多在全麻(插管)下进行手术,手术

3、时间长而清除颅内血肿的过程又增加了对脑组织的损伤。因此具有损伤大,二次应激反应状态严重,术后再出血的机会多,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的特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自应用临床以来已在全国迅速推广,取得明显疗效,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降至10%〜15%左右,且操作技术安全、创伤小易于掌握、费用低,是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我院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边陲,是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乙等医院。我院于2005年7月至今,引进应用YL-I型一次性颅内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患者100例,并按术后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良好,现

4、将术后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病史:有高血压病史72例;出血部位:高血压脑出血72例;硬膜外血肿75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4例;基底区及脑叶出血21例oCT以明确诊断,CT片见血肿量10〜100ml位于左侧外囊区28例,内囊区26例,右侧外囊区24例,丘脑区21例,破人脑室11例。1.2手术方法:引用YL一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术100例。根据术前CT片上的出血部位选定穿刺平面,确定穿孔刺点。穿刺靶点位置,根据定位位置。

5、并在患者颅内标出定位点相应位置。剃头在头皮消毒。于定位点及穿刺点局麻后用纱布压平皮肤,定位能更精确。于定位点皮肤并穿刺处颅骨进针。软通道技术行颅内血肿微创24例;通道颅内血肿微创8例;原发或继发脑出血行脑室引流术48例;并行腰推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患者6例;血肿钻孔引32例;血肿清除术68例。1.3结果:术后明显好转68例;好转22例;未愈和死亡10例;包括术后死于心脏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2护理术前护理: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YL-I型一次性粉碎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术”的资料,使全体护理人员对此项技术操作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安排专

6、人配合手术。患者入科后护理人员将病人安置在急救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实施留置导尿,保持各管道通畅,护送患者做CTD等检查。剃除手术视野范围的头发,清洗干净,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进行物品准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包,电钻,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无菌手套等。3术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将头部适当抬高15度、暴露患侧,偏向健侧。用约朿带固定健侧肢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安定10mg静脉注射,给予持续吸氧3L/min,并作好护理记录。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心率。出现异常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术后护理4.1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意识状

7、态可分为清醒,嗜睡,浅昏迷,深昏迷。可以通过患者对语言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和定位动作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瞳孔的形态大小,对光反应并应做准确记录,分析瞳孔改变意识,应了解瞳孔改变的发展过程,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神经体征等改变,才能评价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脑癌晩期或脑干缺氧的表现,瞳孔缩小提示桥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侧瞳孔散可能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亦可能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小脑幕裂孔症压迫眼神经所至。4.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为病入测量一

8、次,认真作好护理记录。病情稳定的患者术后应每日测量体温4次,若体温超过38°C,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体温在39°C以上,应用电脑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