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ID:46835696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1页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2页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3页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4页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颌间牵引在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回顾46例复杂颌骨骨折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的咬合关系记录,探讨颌间牵引在骨折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中的作用。方法46例复杂的颌骨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6例术前和(或)术后各1周采用颌间牵引术。术后1〜3个月检查咬合关系。结果26例行颌间牵引患者咬合关系完全恢复。20例单纯坚强内固定患者有13例完全恢复,5例调合多次后基本恢复,2例调合无效最后只能通过修复治疗恢复咬合。结论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短时的颌间牵引有助于咬合关系的恢复,特别是粉碎性、多发性的复杂骨折、陈旧性骨折,术前术后颌间牵

2、引很有必要。【关键词】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颌间牵引;咬合关系回顾性骨折46例复杂颌骨骨折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恢复的作用,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0-2002年收治的需进行开放复位的颌骨骨折病例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8-53岁。其中下颌骨多发性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9例,陈旧性骨折12例,上颌骨多发性骨折8例,其中并发矢状骨折3例,额骨复合体骨折3例。1.2手术方法术前进行详尽的口腔检查,拍摄全景片及CT。复杂骨折全部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受伤时间少于2周者术前1周可行颌间牵引。46例患者均采用经

3、鼻插管全身麻醉。下颌骨升支及角部骨折采用颌下切口,課状突骨折采用耳屏前拐杖形切口,其余均采用口内切口。上颌骨口内切口,颜骨复合体均采用半冠状切口。固定材料均采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微型钛板、钛螺钉及配套钻头、螺丝刀。手术切开后显露骨折线,清理骨折线周围碎骨片、移位或嵌顿的软组织、陈旧性骨痂,口内颌间固定后骨折端复位,按RIF原则在骨折线张力带上用4孔或6孔微型钛板(上颌1块,下颌2块)作坚强内固定。陈旧性骨折者术前常规置上牙弓夹板,术后颌间牵引1~2周。术后1〜3个月复查X线片及咬合关系。1.3疗效评定标准优:完全恢复解剖形态,颜面对称

4、,咬合关系良好;良:部分达到解剖复位,颜面基本对称,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差:骨折复位较差,咬合关系仍紊乱。1.4结果见表1,46例骨折病人切口一期愈合。26例术前、术后行颌间牵引者咬合关系完全恢复,20例单纯手术者13例完全恢复,5例调合后基本恢复,2例经修复治疗后恢复。表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略)2讨论外伤性颌骨骨折造成面部畸形、咬合关系紊乱,是颌面部外伤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咬合关系,解决功能和面貌问题。其治疗方法有颌间牵引、开放复位等。单纯颌间牵引颌骨不能达到解剖复位,且需固定4〜6周,影响口腔卫生,增加口内感染的机会;影响进食和说

5、话,可造成颖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张口受限等。而开放复位手术则可缩短治疗时间,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中坚强内固定(RIF)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以手术相对简单,效果好(特别是对新骨折、简单骨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而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其所用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固定可靠,其提供的三维固定和足够的骨间压力,更符合骨间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微型钛板重量轻、尺寸薄、损伤小、组织相容性好,保证了局部血运的迅速恢复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迅速增殖。可发生直接愈合。故可免除颌间牵弓I,使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长期颌间牵引固定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单纯颌间牵引

6、固定有明显的优点。但在复杂、陈旧性的骨折中,原骨折线已不清,或并发骨质缺损,如果术中咬合关系在复位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钻孔、钛板弯制不贴合、钛螺钉的加压固定),术后咀嚼肌的牵拉,咀嚼力的作用,轻者出现咬合干扰,重者可使复位的颌骨发生错位、移位。术后很难纠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短期颌间牵引的方法,在骨痂完全形成前恢复咬合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颌骨坚强内固定的应力遮挡作用[1],术后骨折端承受的咬合压力及咀嚼肌牵张力都由RIF系统承担,在骨折早期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国内有学者认为一期愈合是应力遮挡效应的具体表现,应力遮挡效应的实质是抑制

7、了骨痂生成反应[2表现在临床上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即是术后的咬合关系没有完全恢复以前,靠患者自己的咬合调整不能达到正常咬合。而古老的颌间牵引术则通过持续的弹力牵引使咬合恢复成为可能,同时颌间牵引由于暂时限制了颌间运动,可防止早期行使功能时将应力传到螺钉,导致螺钉松动,固定失败。传统的骨折愈合理论把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形成、机化期、骨痂形成期(1~2周)、骨痂改建期(>4周)。故伤后2周前为颌间牵引的最佳时间。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术前术中行颌间牵引比单纯的术后颌间牵引效果要好,故可以考虑把颌间牵引作为复杂骨折RIF术前术后的常规辅助治疗手段。颌间牵引的

8、方式可根据骨折情况灵活多样,在缺失牙多的情况下可用分段牙弓夹板做个别牙的牵引,上颌骨矢状骨折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