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策略研究in
2、Ti摘要:近年來,群體性事件已成為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群體性事件的性質、特征和成因,制定正確的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策略,有效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關鍵詞:群體性事件;預防;策略;處置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1-0222-02正確認識、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正確認識群體性事件的性質,是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前提對群體性事件如何理解和定性,
3、國內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如,“群體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衆或團體、組織,在利益受損或不能滿足時,受人策動,經過醞釀,最終采取集會、遊行、集騁上訪、集體圍攻沖擊黨政機關、重點建設工程,集體械鬥甚至集體采取打、砸、扌倉、燒等方式,以求解決問題,並造成甚至引發某種治安後果的非法的集體活動。”[1]"群體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由一定數量人參與並形成一定組織和目的的集體上訪、集會、阻塞交通、圍堵黨政機關、靜坐請願、聚眾鬧事等,並對政府管理和社會造成影響的群體行為"[2];“所謂群體性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規模較大,參與人員較多,以擴大事態、加劇沖突甚至實施暴力
4、為手段,以滿足需要為目的,擾亂、影響、破壞社會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3];“群體性事件是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由利益要求、觀念主張相同或相近的群衆形成群體,聚眾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來主張合法權益表達意願的,有較大社會危害性應依法妥善處置的事件"[4];這些都突岀和強調瞭群體性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壞性我們認為,群體性事件的構成,必須具備三個要件:其一,參與的主體必須是群體;其二,實施表達嚴重不滿或共同利益訴求的抗議活動;其三,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據此,群髏性事件應定義為: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利益訴求相同或相近的群衆,在不確定誘因引發下的不確定時間,突然實施的公開幹
5、擾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集群行為現階段,中國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從根本上講仍然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我們應該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即使是有人組織的群體性事件,隻可對背後的組織者給予法律制裁,而不能對廣大群衆采取強制性手段[5]二、準確把握群體性事件的特征,是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關鍵1•群體參與性。一般來說,在群體性事件發生時,社會成員可以分為事件的”參與者气“反對者〃禾屮旁觀者〃(〃非直接利益者〃)。目前發生的一些大規模群體性事件r非直接利益者〃廣泛參與,籠統地把矛頭指向地方黨政機關,借機宣泄對社會的不滿和心中的不平。200
6、5年6月的安徽池州事件,就是由一場小小的民間沖突演變成有上萬人參與的焚燒警車、哄搶商場的嚴重群體性事件2.突發性。近年來,國內發生的一些群體性事件起因微小簡單,但發生突然,規模迅速擴大,在數小時內引起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突然參與。2004年10月的重慶萬州事件,就是因某水果批發市場的臨時工與一名進城務工人員發生糾紛,突然演變成一起上千人參與、沖擊當地政府、打砸辦公樓、哄扌倉物品的重大群體性事件3.對抗性和破壞性。在群衆共同的心理情緒基礎上,群體性事件的參加者越來越多地采取各種極端或違法行為發泄不滿情緒,行為方式日趨激烈,動輒圍攻沖擊基層黨政機關、阻斷交通,甚至發生破壞公
7、共設施、打砸基層政府的極端破壞行為,2008年貴州甕安事件、甘肅隴南事件就是例證4•失控性。在群體性事件發生過程中,參與者之間通過暗示和模仿,情緒互相感染,非理性因素逐漸增長,導致行為無法預測和控制,大大超越瞭引發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初衷。2005年4月浙江東陽畫水鎮群體性事件,村民一方的目的在於解決污染問題,但事態的發展導致沖突雙方多人受傷、數十輛汽車被毀壞,最終八名村民被判刑三、深刻分析群體性事件的成因,是科學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基礎1.社會轉型引發的矛盾是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基礎性根源。在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體會不可避免地相互競爭,導致價
8、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不斷趨於多元化,受不同價值觀念的沖擊,容易誘發許多社會問題,甚至會引發某些集群不規則行為,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6]2.官僚主義和腐敗行為是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政治因素。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調研不夠細致,論證不夠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瞭群衆的合法利益;有的地方執行政策不夠到位,群衆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少數幹部工作不踏實,脫離群衆,腐化變質,導致幹群矛盾激化,化解、處置不當,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3.民主意識與政治參與能力之間的矛盾,是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文化因素。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民主意識逐步增強,參政願望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