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84094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一、访谈录类文本金钱与教育(节选一季羨杯教授访谈录杨澜:有些人说,留学生之所以不冋来,很多是因为那边的物质生活条件好,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在您做学牛的那个时代,小国的住活水平和西欧比,那个差距比现在还要人,为什么那个吋候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回来了呢?季羡林:那时候差距不大。杨澜:不大?季羡林:为什么在国外?在国内一冋国,“清华”、“北人”冋国以后不能当教授,"北人”叫副教授,得过渡那么儿年,“清华”没冇副教授这个名字,叫做专任讲师,得过渡儿年。他回来拿的工资在国内,生活水平是高级的,三百
2、块“大头”,四百块“大头”,那很高级了。反正起码不比国外低。杨澜:现在中国的高校都在说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您觉得想要屮国的高校……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呢?我们也在说我们要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北人”百年的吋候也都提出这样的口号。您对这样的口号怎么看呢?季羡林:这个口号很含糊,“北人”、“清华”就是一流,我听说,我不知道,没研究过。他们一流儿流,有个条件就是经费,而经费,咱们只好日-拜下风。别的……比如说我们学校的教授。就比美国大学教授差,有的差,有的不一定差。杨澜:所以他不是一个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季
3、羡林:不是个人素质,不是的。杨澜:像现在做一个大学的校长,可能最主要的精力,要放在怎么样去……能够拉赞助。季羨林:弄钱。杨澜:能够募到钱來。您有没有出去给学校拉过赞助什么的?季羡林:我没有这个木领……我拉不来。杨澜:比如说在邓小平时代的时候,也在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现在又提到一个“科教兴国”的口号,其实大家听到的口号都已经很多了,但是您觉得在实际当中冃前高校的这些老师们、教授们,他们觉得最需要……他们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帮到他们的是什么呢?季羡林:说句实
4、话,最需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你把工资提高五倍、十倍,他的地位就提高了。像这样在那个收破烂的人的眼中,教授就不值钱了。那他自己怎么能够……摆架了也摆不出来。编的都是空话,就是提高了工资。教育经费是这样子,伤〈不要提“科教兴国”!什么兴国?先给增加教育经费。杨澜:我们现在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孱民总产值的比例是百分Z二点三,百分Z二点四这样,当然年年都有增加,但比例是百分之二点三,但是像卬度这样的国家,它也已经达到百分Z三点五。像马来西亚甚至达到百分Z六点丸。泰国也接近百分Z四。美国差不多百分Z五点几到六,这个阶段
5、,所以的确是……就这个比例采说,是比较少的。在发展屮国家里也属于是最下边这四分之一的。李羨林:对,得从后边数,排名的话。杨澜:所以是不是觉得,如果要是能够把这个经费的问题,当然是国家有很多需要建设的方面。如果是国家的教育经费能够在国民总产值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的话,比如说老师的待遇能够得到实质的改变,那么刚才我们说到的所谓青黄不接的问题,留学出国的问题。还有教育质量的问题,可能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季羡林:这样没有问题。我们现在教授工资等于香港的……香港小文人学教授一个月六万港币,等于我们……我们等于他的百
6、分Z-,就平均而言,百分Z—。命题坊阅读上述素材后,回答下列问题(宁夏模式)。1下列对访谈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杨澜认为当年季羡林他们在欧洲留学,毕业后人多数学生完全可以留在欧洲工作生活,为季羡林回祖国有些不解。B季羡林非常诚实地回答说,当时中西方物质条件差別不大,言外Z意,若大的话,自己也许会留在欧洲。C被访谈者季羡林最痛心的是人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这会影响清华北人成为世界一流人学的进程。D“科教兴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应该落实在行动上,香港比内地教师待遇好得多,这是季羡林颇为内地教学
7、担心的事情。E作为曾经数次被总理温家宝专程登门探望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可能会対自己本行话题感兴趣,但是杨澜独辟蹊径,另寻活题,同样使得访谈十分成功。2统观这篇访淡,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儿个方而?3季羡林教授在散文中曾经写过“荷花正在冰下冬眠,做着关于春天的梦”,这个“梦”是什么梦?请结合文章理解。4根据季羡林的观点,我国教育怎样进行才能真正促进清华、北大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屮军帐2007年广东卷实用类文本《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就是访谈录。我们该怎样阅读文本和解答问题呢?1熟悉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访谈录
8、的基本特征就是山対话形式构成。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手法较为单纯和浅显,不会很含蓄。《金钱与教育》就是本着这一特征和手法來展开的。2把握访谈脉络,分层进行解剖。访谈录的构成特点有四:紧紧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层层访谈;线索清楚,话题衔接口然;喜欢用推荐的方法引导釆访对象说明真和;适时地应和,拉近与采访对彖的感悄距离,自然延续话题。《金钱与教育》也是如此。我们遵循这些特点来阅读,一般是较为容易从文本里寻觅到直接或间接的解答信息的。3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