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3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3例临床分析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3例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671-02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严重的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循证医学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血糖至接近正常水平,可显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2006年7月〜2007年10月,我们分别采用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和屮效胰岛索(NPH)并联合餐前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12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并进行比较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病情、病程、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3例,其中男28例、女35例,平均年龄60.1岁,病程1~26个月,BMI21~31kg/m2,空腹血糖9.C26.0mmol/L,HbAlC平均10.5%;B组62例,男2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8.2岁,病程0•旷20月,BMI20.「30.6kg/m2,空腹血糖12・0~24・5mmol/L,HbAlC平均10.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均具有可比性。
3、1.2方法:两组均严格糖尿病饮食,每日运动量相同,3餐前半小时均给予优泌林R胰岛索皮下注射。A组于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索,B组加用优泌林NPH皮下注射。起始胰岛素总量为20~30U/d,其中优泌林N胰岛素起始量为体重X(10^15)%,甘精胰岛素为10U。应用瑞特血糖仪监测3餐前后及睡前共7点指血糖,必要时测凌晨3时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1.3疗效判断:餐前血糖4.4〜7mmol/L,餐后2h血糖〈8mmol/L为达标。1.4观察指标:观察血糖达标的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总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1.5
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2结果两组血糖控制均达标,血糖达标吋间A组为(8.0±3.0)d,B组为(11.0±3.0)d。达标后平均空腹血糖A组为(4.8±1.2)mmol/L、B组为(5.5±1.4)mmol/Lo达标后平均空腹血糖A组为(4.2±1.3)mmol/L,B组为(5.4±1.4)mmol/L。A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后平均空腹血糖均优于B组(P〈0・105)o胰岛素总量A组为(39±7)U,B组为(46±8)U,甘精胰岛素平均用量13U,NPN的平均用量为16U。夜间低血糖发生
5、率A组为1.5%,B组为11%。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o3讨论2型糖尿病早期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研究表明[1,2],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甘精胰岛素是在人胰岛素A链第二十一位上用甘氨酸取代了天冬氨酸,B链末端增加了2个精氨酸,从而改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pll4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皮下注射(pH为7.14)后形成细小的胰岛素微沉淀。这些微沉淀在较长的时间里持续稳定地释放胰岛素单体,甘精胰岛素的约物动力学比其他胰岛素
6、更接近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因此其作用时间长达24h而没有明显的峰值,能模拟牛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通过与正常胰B2细胞功能匹配,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3]。NPH注射后4〜6h达作用高峰,所以睡前注射NPII存在夜间低血糖的危险。与睡前注射NPII相比,睡前注射廿精胰岛素能更有效的改善空腹血糖;何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木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低于NPH组(P<0.105),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NPH组(P〈0・105),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P<0.105)o廿精胰岛素作为一种新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7、,作用持续24h、具有无峰值和作用可预见的特性。这些特性允许其每天注射1次,且给约灵活。甘精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治疗,改善了代谢控制,同时对体重有利[3],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它能延长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本文研究结果证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3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能更迅速、有效、安全的控制高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李秀钧•糖尿病防治的新突破评北美DCCT多中心试验结果[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4,16(5):272.[2]许樟荣,钱荣立•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
8、KPDS简介[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117.[3]刘宇•廿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3(5):826.收稿日期:200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