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ID:46755816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摘耍: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杂记评议,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自然为文,在渗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提倡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作文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4-0192-01写作教学是初屮语文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作文在传统的教学中,•般由教师命题,框死文体

2、,规定写法,限定字数等,这样纠缠于“体…套”的“过关…入格”,让学生写时战战兢兢,担心离题,担心宁数太少或太多,担心文体错乱……这无疑是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作”规律,造成许多学生怕上写作课,怕写作文,因而感到写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新课程对写作教学要求: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从宏观上看,写作是思维的完善与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微观上看,写作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写作过程的选材、谋篇、布局、立意、修改

3、无一不是主体的主观行为,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与色彩。因此,写作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个性化的劳动。好的文章往往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肺腑的力量。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了个性,文章便会闪耀出创新的光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呢?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处处是可写的景、可叙的事、可抒的情。平时学生写作之所以常常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少观察。有一回布置学生写《我的同桌》,在学生笔下同桌男生大都虎头虎脑,女生大多扎着羊角辫

4、……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让这些同学把他们描写外貌的部分读一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意识到,因缺少认真的观察,连同桌的外貌也不大清楚。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平时同桌的穿着打扮是否相同?他们外貌上有没有独特Z处?他们在性格上有没有差异……要求学生观察一周时间,这样一来,既引起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又使学生观察起来具体容易得多,一周后,再写同题作文,学生觉得这次的作文好写了,冇东西写了,写出的人物再不是同面孔了。受这次作文的启发,我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一天四趟

5、观察家庭一一学校沿途的环境、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每天有什么特殊的事发生。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再让学生写“一件值得深思的事”这一话题作文时,“千地一景”的情况消失了,所叙的事也具休、详尽多了。许多学生还通过上学途中见到的小事,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后来,我还要求学生在耳闻目睹时只要冇所感,有所思,都可以写成一篇作文。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议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写起来,议起来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意识地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学会用理性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于平凡中寻觅伟大,透过

6、现象看清本质,使那些美好的景物、事物、人物、感情化作具体生动的材料,如汩汩清泉从心中流出,任自己汲取。这时再写作文,大家都表现出极人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一吐为快,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刺激,趣味给学生带来了“乐写”,这样写作文你还会觉得枯燥吗?写出的作文能没有个性吗“总之,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还是有许多可写之事,发现身边的美景处处。就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样学生才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品位才得以提升,写出的作文才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作文才会呈

7、现出个性化的色彩。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作文在立意上,只有将笔锋触及到别人尚未写到的新人新事新问题,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观察发现和认识感受,写出新意,才能取得意高文胜的效果。但大多数人却一时想不出新的素材,这就耍求能够巧于构思,让旧素材表达出别人未能表达的新意来,这存在一个选择角度问题。比如拿到一个苹果,别人都习惯于竖着切开,你若能独出心裁横着切,结果切分出来的横断面就与别人切开的截然不同,你就可能从中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东西。作文也当如此,“横看成岭侧成峰”,变换一个角度,或许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再如“东施效颦”这个成

8、语,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解释为“只知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认识,如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角度去切入,或许就会有新的发现:(1)人人都有爱美的愿望,无论长得美11,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东施效颦无可非议。(2)东施效颦的丑是先天不足,其追求美的后天努力精神可嘉,尽管她的“效颦”是不成功的,但谁又是天生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