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

ID:4674808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_第1页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_第2页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_第3页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_第4页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应对策略“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方法。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虽然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它们或多或少都运用了“问题教学法”,因为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于实现高屮历史新课程标准屮规定的三维目标,尤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耍的意义。失误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经常会出现-些失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些失误主要有以下儿种表现:1问题

2、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肤浅,学生只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没有新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也没有砥砺思维的机会,因而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是无效的课堂。还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抽象,也没有补充背景材料,学住感觉无法回答。2设计的问题杂乱,缺乏明确的主题和价值引领。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以后,教材是按模块和专题的体例来编写的。每一个模块设有若十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认识,它们应该是引领教师教学和问题设计的旗帜。然而,不少教师却不能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仍然按老的课程体系设计问题,不仅使问题显得杂

3、乱、缺乏灵魂,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应有的价值认识。3设计的问题多为封闭型,缺少开放型问题。所谓开放型问题,指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教师通过问题进行教学的意识增强了,但是,问题的答案多为固定的、现成的,这类问题为封闭性问题。教师上课按教案设计的问题机械提问,事先设计好答案,由于要引导学生答出预定答案,因此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更不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來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教师却固化了学生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思维。4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生成的问

4、题不足。无论在课前学生的预习案中还是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都是由教师单向提问,学生只是被提问者。虽然冇的教师在预习案屮也预留地方让学生提问,但往往流于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即使有疑问,因为忙于思考下一个问题而来不及向教师质疑;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明知学生有问题,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倾听或追问学生,而是按照教案的预设机械地执行。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足,思维中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暴露,思维能力得不到迅速提高,同时,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我们经常发现,明明课堂上分析过的问题,考试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会出错,原因大概与此有关。5学生?问

5、题的探究不够充分。不少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后,往往不能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不充分发起学生讨论,为了节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一两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把答案和盘托出。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少学校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图书室、计算机房不?学生开放,学生难以自主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几乎由教师全权代理。长期发展下去,问题流于形式,而且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被挫伤,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难以得到培养。应?策略导致以上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历史教师或学校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是“以生为本”,仍然延续肴传统教育中“

6、以师为本”的做法。如何避免这些失误,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真正体现“以牛为本”的理念呢?1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质疑。山东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说,不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就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这是?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不让学生事先?基础知识进行自主梳理,或?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准备,如何在课堂屮?重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究呢?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并且在导学案的设置上专辟一个栏日让学生提岀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

7、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质疑的精神,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动态,它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预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提出问题不是教师的专利,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提问,如此学生的质疑才不会流于形式。2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设问的针?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备课、了解学情。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己有的知识、能力储备,才能使问题的设计合理而准确。比如,在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时,通过导学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困难后,笔者提出一组切口较小的问题:①近代屮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驱除勒虏屮

8、“勒虏”指的是什么?②“平均地权”就是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就轻松多了。只有充分研究了学生所学的内容,才能依据课标、单元主题、重难点來设计问题。如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比“两次工业革命冇何异同”更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