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ID:16428343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课堂问题的真伪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从课堂“真”问题的特质出发,从课堂教学过程出发,对课堂“真”问题的设计进行探究,试图明晰历史课堂教学中“真”问题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真”问题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学习历史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这造成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认识不足,引不起充分的重视,造成他们对历史知

2、识不易理解或感觉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运用问题教学,创设精巧的“真”问题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所谓“真问题”,应该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需要学生在理解基础上需要通过“分析”、“归纳”、“评价”、“比较”、“探究”、“讨论”等方式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要想运用“真问题”进行教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

3、“真问题”。如果不能对真问题有个明确的概念,就很难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教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真问题;二是如何围绕真问题进行教学。  1.从教学和学生需要入手,明确有价值的“真”问题要想给“真问题”下个定义,难度比较大。同时我想不同的学科对真问题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我想对我们历史教学的真问题提以下几个标准。  1.1判断历史真问题的几个标准。(1)简单地、史实性的问题,不能算是真问题,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

4、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什么?这些从基本史实化出来的问题,很难算是真问题。  (2)简单重复性的问题不是真问题。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一节课中反复提问,这样的问题也不应该算是真问题,如前面说官渡之战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次提问时算是真问题,但在学习到后面的赤壁之战时,再问赤壁之战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问,我认为就变成了一个假问题了,因为它的思维含量降低了,思维的新异性失掉了。因为我们天天强调过程与方法进课堂,就在同一节课中,你提问了两个非常类似的问题,我想这样的问题很难算是一个真问题,也没有起到“授之以渔”

5、的目的。  (3)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不是真问题。一个问题,可能我们老师认为是必要的,但有时可能超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没有相应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储备,表现在讲课上就是出现“冷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是真问题。  (4)真问题应该是从史实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归纳性,提升性,不能是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1.2避免出现假问题的策略。基本史实、基础知识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学习的,怎样来避免出现假问题?怎样来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可以借助学案,

6、让学生进行自学,自己来完成;二是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如学习一个基本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方面来学习,当然具体到某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上面的要素不一定全部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官渡之战,学生就可以自己在书上找到时间──200年,地点:官渡,人物:袁绍和曹操,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关于战争的经过,可以不让学生掌握。可能有的教师要问一个问题,在学习官渡之战时,还应该知道这次战争的特点,那你就可以简单地进行一下补充,可以采取检

7、测的办法,通过设计练习题,以检测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下面我们以一个实际问题,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历史教学中的真问题:  如我们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在学习了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等知识后,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一是有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作为指导,二是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繁荣;三是中华民族同根同祖,有相同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四是国际社会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等。  通过这个问

8、题的分析,再去验证我们刚才提出的四个标准,我想这样可以对我们以后运用真问题组织教学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1.3真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问题的设置必须以史实为准绳,决不能任意割舍史实,更不能为尊者讳,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2)整体性原则,问题设置也有一定的包容性,决不要把问题分成条条框框,以免妨碍学生的思维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进行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把基本史实划成了条条框框,有些学案分的太细了。  (3)量体裁衣的原则,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