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636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历史课提问(问题)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课提问(问题)教学法吴起县二中蔺对珍摘要:探求教改的奥妙,捕捉学生的所见,活跃学生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推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捕捉总结探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师生相互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并要研究提问的艺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70多年前就有过“创新始于问题”的论断。有了问题就会去思考,就有可能
2、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过程中才有可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才有可能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为此,我们就必须重视保护、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儿点拙见:一、激发兴趣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前学生重主科轻副科现彖比较严重,尤其对历史这门学科不重视,如何使学生对丿力史学科产生兴趣,设计好课堂提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在历史课堂上有选择地结合电影、电视剧的有关内容进行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丿力史的兴趣。在上《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时,设置了
3、这样的问题:“冇人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明成祖为了追查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这种说法对吗?”学生联系电影、电视剧闹而能轻易回答此问题。再如,教学“三国帥立”时,进行了这样的提问:“电视剧、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吗?”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加懂得刃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典型性,以区别历史与小说的本质特征。二、有效提问法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手段。在提问的过程中,会冇很多思想火花的出现。有指导地提问既可以对整个班也可以对个人。当对个别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在叫学生的名字之前,先问问题。在学
4、生思考他的答案的时候,耐心等待。不要急着叫学生的名字。举个效果不太好的例了:“蒙楠,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件盛大国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当某个学生被叫到,其他人就都放松了,并且不再投入。但是教师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件盛大国事?”然后停顿大概3〜5秒。这个等待的时间,会让每个人都投入进来,并且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虽然看上去等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种模式所产生地效果要好一些。三、设疑置难法是针对学生的疑惑之外,故设悬制疑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讲述
5、《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而没有统一全国?”学生就会联系与北宋并列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使得学生对北宋当时所处的形势具冇了深刻的了解,这比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结论要好得多。四、比较对照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浩瀚的史海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使学生难于区别。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有意识抓住同类型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对照,辨别异同,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耍途径。如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一目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尽管都名垂千古,但
6、不被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却被称为民族英雄,这是为什么?”这就要学生区别,民族内部纷争和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自然而然,岳飞、文天祥已戴了多年的“民族英雄”的桂冠摘下来了,以后我们学到郑成功、林则徐等历史人物时,就可以轻易分辨他们是不是民族英雄了。五、论证评价法提问要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历史课不应是史料的堆砌,也不是历史事件的拼凑,更不是良莠不分地全盘“继承”历史遗产,而是培养学生要通过纷繁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找出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比如上完隋唐内容时,提岀“唐玄宗是个冇争议的皇帝,他统治前期出现
7、了'开元盛世',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而衰,试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引导他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看其行为或政策是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可分为功过两方面进行评价,做到一分为二。③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答题的切入点。④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六、学生质疑法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法,养成了学生只回答老师提岀的问题,却没有向老师提问题的习惯,学
8、生有疑问,往往得不到及时坚决,久而久Z,欲望没有了,好奇没有了,只有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提问,何谈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学生提问。学生在提问时,其他同学都会认真听,一旦所提问题有质量,全体学生的思维都会处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