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

ID:46744504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_第1页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_第2页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_第3页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_第4页
资源描述: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自体骨(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块植骨)TFC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28例。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个月,无高度丢失及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内固定TFC椎间融合可矫正椎体滑移,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达到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采用自体椎板,棘突植骨减少了并发症,节省了医疗费用。【关健词】腰椎滑脱;椎体间TFC自体骨回植融合术;椎弓根内固

2、定术腰椎间植骨融合同时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椎间融合手段有椎体间植骨包括自体和异体骨植入,椎体间钛合金支架(TFC和BAK)加自体松质骨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多为钉棒系统,虽然临床疗效较肯定,但有些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自2002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采用自体植骨(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植骨)TFC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28例下腰椎滑脱,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0〜59岁。根据Meyerdi

3、ng分级其中I度7例,II度18例,IH度3例,真性滑脱25例,假性滑脱3例,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21例,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17例,滑脱节段腰34,4例、腰45,14例、腰5紙1,1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及神经根性体征,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以下腰痛为主诉者11例,一侧腿痛8例,双侧腿痛5例,间歇性跛行4例,病程5〜4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均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18例症状加重。1.2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后正中切口,显露至椎板、关节突关节及两侧横突,在C型臂X线

4、机透视下分别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后,行椎管减压,松解神经根,峡部不连者,同时清除增&的纤维软骨样组织,安放RSS内固定系统,将滑脱腰椎复位并固定,然后行椎间盘切除,旋入1〜2枚TFC,将减压时切除的滑脱腰椎椎板、棘突、关节突等骨去除软组织及软骨后制成颗粒状骨粒回植于椎体间,骨量不足时可加用异体骨或加取骼骨。术后卧床6〜10周,后带腰围下地活动4〜6周。2结果本组术中25例完全复位,1例II度、2例III度复位大于90%,完全复位率89.1%,(与黄长安等报告平均复位率86.6%相仿)[1]症状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无复发。

5、术中完全利用自体椎板、棘突、关节突等。骨回植者26例,2例加取骼骨。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影像学证实椎体间融合良好,28例无断钉、断棒和松动现象发生,椎间高度及椎体复位无丢失。3讨论3.1RSS系统联合TFC治疗腰椎滑脱的优越性,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当椎间隙被撑开,滑脱的椎体被复位而没有椎体间植骨(融合器)支持时,后方的椎弓根系统将承担80〜90%的轴向负荷,因而易发生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TFC则可支撑和稳定前、中柱撑开椎间隙,恢复椎间盘与椎间孔高度,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提供即刻与远

6、期的稳定性,同时联合应用RSS系统,减少了融合器下陷,椎间高度丢失的可能。利用椎体间植骨融合,乂减少了远期RSS系统螺钉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本组28例无一例发生椎弓根钉松动、拔出,复位丢失等现象。3.2对于腰椎滑脱的外科治疗中,大多数学者主张减压、复位、固足、融合是应遵循的川木原则「佃彻底减H「和稳疋融合脊柱是腰椎滑脱手术的主要目的,彻底减压是手术的关健。[3]要完成和维持脊柱良好的矫正及稳定性的重建,最终都要依靠骨性融合。移植骨的来源有自体骼骨,自体椎板、棘突骨,异体骨等。取自体骼骨有并发取骨处疼痛,骨折的风险,异

7、体骨则有出现排斥反应、不愈合、骨吸收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等不足。本组28例中26例采用自体椎板、棘突骨回植随访发现均获得了骨性融合。3.3手术体会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大同小异,复位内固定系统多为钉棒系统、钉板系统等,各有其特点。笔者采用后路RSS钉棒系统联合单枚及双枚TFC椎间融合器,口体椎板骨、棘突骨、关节突骨回植的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体会到在手术操作上需注意以下儿个问题:①必需掌握熟练的椎弓根螺钉安放技术。由于骨质增生,峡部骨折,椎体滑移明显等原因导致椎弓根钉安放困难吋,可先行椎管减压,暴露出滑移椎体的椎弓根,在直

8、视下安放椎弓根螺钉,避免反复的穿刺椎弓根,减少术中损伤神经根、硬脊膜及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的可能。②椎管减压要彻底。切除椎板,增牛内聚的关节突及椎间盘要彻底,充分松解神经根,从而使患者的下腰痛及神经根症状得到缓解成为可能。同吋为TFC安放及植骨做好准备。③植骨要充分。笔者采用椎间安放单枚或双枚TFC。笔者认为能安放两枚TFC者尽量安放两枚。避免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