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38611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探国培计划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责和任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探国培计划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责和任务【摘要】国家2015年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后,继续推动国培训计划,各地在原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原各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需耍重新认识厘清,县级教师发展屮心在国培计划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承担着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组织研修实地指导,线上线下活动助学,培养骨干建设团队,开发资源提炼特色的任务。【关键词】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责;置换培训;送教下乡一、“国培计划”一一屮西部项冃和幼师国培项冃背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
2、的突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二)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一一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3、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一一示范性项目,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探索培训新模式,为各地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教育部教师[2015]10号文件](三)“国培计划”一一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一一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按年度分批遴选项目县,主要面向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实施置换脱产研修,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
4、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短期集中培训,支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培训。二、“国培计划”一一屮西部项冃和幼师国培项冃中县级发展中心职责分解在国培计划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屮西部地区乡村屮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同吋也明确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各项职责。(-)送教下乡活动由省级统筹,项目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
5、送教下乡培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在此项活动中的职责为:1.制定县级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整合本地培训资源,建立院校中心教研乡校四位一体送教体系。3•建立高水平送培团队,制定激励政策,按1:30标准建立县培团队。4•落实培训经费,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5•健全制度,落实职责。6•加工牛成性资源。7•进行过程监管,绩效评估。8•发掘先进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二)网络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遴选具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专业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组织实现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项冃县对接,每县对接
6、1家机构,支持双方协同开展2-3年周期性培训,建立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网络研修包括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和教师工作坊研修两类培训1・按省市要求,制定计划方案。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3•加强中心建设,建立协作机制。4•建立县级网络研修社区。5•建立县级培训者队伍,加强校长培训。6.经费落实7•开展跨校区研修。8•做好资源库建设。9•过程监管,绩效评估。10.发掘先进推广宣传。(三)置换脱产遴选培训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国培远程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
7、用的县级教师发展屮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组织高年级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出拟承担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为期4-6个月的脱产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实施。培训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l/3o须建立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统筹设计课程,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坚持教研类课程与培训类课程并重,培训类课程须涵
8、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高校集中研修,影子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四个阶段。1•建立协同机制。2.遴选优质学员,实行(四级协同)局、乡、校。3•组织置换。4•建立优质资源库。5•总结宣传,激励卓越成长。6•经费落实。7•组织影子培训。(四)乡村教师访名校校训分批组织本省(区、市)教学点教师到一线或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