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

ID:46738091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_第1页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_第2页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_第3页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_第4页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转化摘要:自先秦时期起,中国文人就对言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解释,并且在言和意之间引入了象这一概念。言象意三者之间是如何进行的转化,影响三者转化的因素都有哪些,0只要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关于言意之辨的结论就会显得清晰很多。关键词:言;象;意;转化;语言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24-02言意之辨一直以来是做学问的人所关注的焦点。最早关于“言”与“意”的文字记述来自《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孔子在“言”

2、、“意”之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象”。那么“象与“言”、“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有着这样的解释:仁“言生于象,象生于意。”象是言与意之间的中间产物,起着连接两者的作用。2、“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意通过象得到体现,象通过言得到表达。3、"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也就是说,象是"得意"的工具,言是“得象”的工具。要得到象和意,则要忘掉言和象,因为言和象同为意的载体,不是意本身。总而论之,一切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都是通过言、象、意三者的相互转化得以实现的。而言、象、意三者的转化情况,决定了语言表达的状况。—、言、象、

3、意三者的转化详情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的工具,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达体系,必须包含语言的发出者、语言的接收者,以及语言本身。这里暂且把语言的发出者(包括口头与书面)称为“发送者”,把语言的接收者(同样包括口头与书面)称为“接受者”,语言(口头与文字)则是“言”。那么三者的关系可简单的表示为:发送者--言--接受者。而“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则说明,语言传达的过程为:发送者先于头脑中涌现出意,再将之转化为象,随后用言表达出象;接受者听到言后,在头脑中形成象,然后将象再转化为意。为了方便区分,这里将发送者头脑里的意和象称为意1与象1;将接受者头脑里的

4、意和象称为意2与象2O那么,便可将以上的论述用下图表示:由图可知,在一个完整的语言传达体系中,包含了以下个步骤:步骤一:意1转化为象1步骤二:象1转化为言步骤三:言转化为象2步骤四:象2转化为意2要知道接受者是否正确地理解发送者,关键就是意2和意1之间的吻合程度,若是意2与意1吻合度高,则说明接受者充分理解了接受者的本意;但若意2与意1差距大,则说明接受者没能得到发送者的本意。而影响意1和意2之间差距的要素,则在上述四个步骤之中,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导致所传达信息量的变化。发送者如果思考方式过于特殊,会使象1与意1造成较大的偏离;若是发送者表达有问题,也会导致言无法准

5、确地描述象1。接收者如果语言水平不足,会造成从言中形成错误的象2;而理解方式的不同又会使得从象2中得到不一样的意2o所以要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言象意传达过程是极其困难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即是说,用语言表达“意”,但是有些想到的“意”却无法用语言表达。陆机《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庄子的“不可以言传”和陆机的“文不逮意”,更多的不是作者无法用客观文字表达主观之意,而是心中的主观“意”无法传化为清晰的“象”,也就是意1到象1的转化出现了障碍。如果主观之意能转化为象,象到言的转化对于庄

6、子和陆机这样的文学大师来说自然是不成问题的。由于言象意之间的转化会导致信息的增减,所以禅宗提出了“无言之教”。即是希望摒除“象一言象啲转化,减少导致信息增减的步骤,从而达到“意一象一意”转化的目的。《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中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与摩诃迦叶。”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不着形迹,是—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于是释迦为了传达这样博大深邃之意,用了'拈花”这一‘喙”。不过能重这个僧冲

7、回溯出佛祖真意的,只有迦叶一人而已。当发送者想要表达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概念时,往往会用一些相对简单、具体的象来加以阐述。从复杂的意到简单的象,抽象的意到具体的象,这便是意与象的偏离。如“愁”这一心情,历来文人用了不同的象来加以阐释:李煜《虞美人》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青玉案》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春水、这些本是大自然的景象,和人的情绪毫无关系,但人的大脑是可以进行联想的,正因为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