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23159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暁摘要:古诗精炼、含蓄、形象,魅力无穷。它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反映社会生活的,乂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诗人特定的感受融为一体。学习占诗,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积累语言、文学知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认识、鉴赏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古诗教学有效策略拓展阅读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知诗人一一解诗题一一抓字眼一一明诗意一一悟诗情”的模式化道路。这样学生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古诗教学
2、中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优秀文化遗产就无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努力探索古诗教学的新策略。一、情感引领,教师是关键古诗,语言凝炼,意境悠扬,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Z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激情。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
3、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时,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冇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二、品析诵读,感悟诗的意境“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
4、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z广陵》为例加以说明。1•初读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耍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一一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一一广陵,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之说。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理解,使学生了解
5、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刖友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栋。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明快的意境。2•细读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
6、,进一步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休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3.精读古诗语言凝练,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撤了,题冃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屮的“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屮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
7、“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三、拓展阅读,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改提出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耍勇丁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歌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木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诗文。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
8、学生的语文功底、才能渐渐地厚重。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可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延伸至:“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