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ID:46723012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新课程对师生关系、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课堂教学中的基木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师生关系从过去的命令与服从走向尊重与合作,从过去的传递与记忆转化为合作与交流。在课程口标上,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一体、相互促进,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和谐发展。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这些变化,正深刻地改变着屮学地理课堂。作为地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地理教学语言也必将发牛变化。一、人文性地理教学语言要

2、体现人文性,意即教师的语言要有利于培养学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的培养,还注重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自然地理屮有很多内容是对学牛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高一地理教材讲到“引起气候变暧的原因,除口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虽然这只是一句过渡性的话,但全面表达了气候成因,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强调的语言加以突出。又如:“宇宙屮的天体无论大小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让学生

3、懂得“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这些“都”字,是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针锋相对。但不该用的时候也不能用,如“信风含水汽都少”、“沿海地区降水都多”等。这两个“都”字用得不妥。信风固然是从高纬吹向低纬的,一般水汽含量少,但也自特殊情况,例如南美洲的东南信风,从辽阔的大西洋上吹来,水汽含量就比较多;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就多,如非洲、澳大利亚西海岸均有干旱的沙漠气候……这些“都”字,把事物绝对化,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人文地理部分,教材中有关人地关系破坏性方面的事例较多,协调性方面

4、的事例较少。教师在讲课时,就有必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补充一些正面的例子。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森林就能给人类提供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牛存环境,从而使学牛认识到,只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办事,是完全可以建立起人地协调一致的良好环境。在区域地理中还有不少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例如学习“回归沙漠上的'绿洲'”,教师就可以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充分肯定我国位置优势、山川俊美、物产富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河流的综合治理”时,教师可引用我国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材料,通过形

5、象化语言的描述进行教育。二、互动性地理教学语言要体现互动性,意即教育的语言要有利于师生交往。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木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决定了地理课堂教学语言形式也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作为课堂教学屮最古老、应用最多的教学行为——讲述,有其存在的许多优点,如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但它的弱点是单向的“传递一一接收”形式,不利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主体作用、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卜•地理教学语言要能充分

6、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双向互动、师生平等交流,多使用讨论、对话等语言形式。例如,教师捉出问题后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观点基础上教师再提岀新问题;学生也可向教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其他学生也可发表门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对问答的进程和方向冇较多的支配机会。在学习“季风环流”时,教师捉问学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教师接着又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如何形成季风的?请说说貝体的形成过程”……后来学生反过来问“同样冇蒙古一一西伯利亚高压和冰岛低压,

7、为什么亚欧大陆西部没有季风”,这样运用双向式语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三、启发性地理教学语言要体现启发性、诱导性,意即教师的语言能启迪学生思维。“平庸的老师是叙述,好的老师是讲解,优秀的老师是示范,伟大的老师是启发地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表及里,收到“一石激起丁层浪”的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动的语言描述、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积极的思维化解认知屮的孑盾,进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讲“全球性大气环

8、流”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赤道和极地的空气运动原理,可以让学生回忆“水加热后,水汽是上升述是下沉”,就有利于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学习高屮地理“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时,运动用这样的语言导入新课: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血、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在海拔4000—6000米的高度,发现了今天只能在低于2000米高的地方才能冇的植物化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彖?由此引入新课学习,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在运用启发式教学语言时,不少人都碰到过“启而不发”的窘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