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ID:46722404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_第1页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_第2页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_第3页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_第4页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摘要】国民经济新常态影响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实践教学薄弱”等不足,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结合新常态各种特征,设定以“中低层次”为主,兼顾“髙层次”培养目标。增设提高学生“短缺服务项目”相应技能,生态环境、旅游可持续、绿色经济和外语等课程。重视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关键词】新常态;旅游管理;人才培养1•前言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

2、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此,“新常态”一词引起各界高度关注。2014年8月,《人民日报》刊登多篇文章提出新常态四大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中国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种视角、层面和领域来描述,因此,可以从不同语境、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考察和理解经济“新常态”[1]

3、。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服务业发展;动力结构转换,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重点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举措,进一步释放国民旅游需求。这种大环境、大政策为旅游业持续、强劲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基础与环境[2]。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未来较长时期中国旅游发展也应遵循这个大逻辑,从旧常态转入新常态是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旅游业发展历来与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积极适应和融入新常态,为

4、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发挥某种引领作用[3]。旅游人才属于高度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应在市场机制导向下进行。市场机制导向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强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调节功能[4]。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导向,并紧随旅游行业从旧常态转入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作调整。从经济新常态、旅游新常态视角,探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期望为高校培养适应新常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指导。2.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趋势2013年,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

5、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5]。旅游业呈现稳步健康增长态势。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未来较长时期中国旅游发展也应遵循这个大逻辑。国民经济由旧常态转入新常态,国家将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服务业发展;转换经济增

6、长动力,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重点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释放国民的旅游需求。这必将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当然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伤及部分产业,且民生改善、促内需等政策不会短期奏效,对旅游业促进作用有一个延缓期。此外,国家反腐政策对公费消费和官商公关消费市场的冲击,高档休闲旅游消费将受到抑制,对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学术界已开始关注国民经济新常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如王兴斌在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各种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未来旅游业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向[3](表1)。旅游业发展

7、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以平常心态应对阵痛期。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3.1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而行业往往是不断变化、曲折中发展的,旅游行业更是如此,这使人才培养机构难以扑捉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给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带来困难。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致使人才培养机构原培养目标偏离行业需求。部分院校虽把培养旅游专业适用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对旅游专业自身固有特点却缺乏深入了解,在人才培养中往往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导致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实践能力及敬业精神相对缺乏[6]。3.2课程设置欠合理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旅

8、游业发展而不断成长的,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国内主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