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

ID:46719353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_第1页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_第2页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_第3页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_第4页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摘要】日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2例尿毒症皮肽瘙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采取原有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在采取原有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抗组胺类药物,配合外擦乳化油剂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甲状旁腺激素、B2微球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分数段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8分数段治疗后的甲状旁腺激素、32微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够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和B2微球蛋白等导致皮肤瘙痒的毒素,从而使皮肤瘙痒得到显著缓减,提高皮肤瘙痒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皮肤瘙痒中图分类号R318.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2-0031-02皮肤瘙痒是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持续性

3、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发生率可达50%〜75%。尿毒症皮肤瘙痒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给予了极人地关注与重视,但是目前临床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1]。临床研究探讨认为,引发尿毒症皮肤瘙痒可能与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索升高、0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毒素蓄积体内有关[2]。尿毒症患者单纯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冇限,因此,笔者所在医院釆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报告如下。1资料

4、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42.2±6,35)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4±2.2)年。原发病分布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性肾损害2例,间质性肾炎1例。对照组20例患者屮,男9例,女11例,年龄25〜77岁,平均(43.4±6.56)岁,病程4〜12年,平均(6・6±2.5)年。原发病分布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性肾损害2例,间质性肾炎1例。两组患者

5、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在采取原有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在采取原冇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抗组胺类药物,配合外擦乳化油剂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3]。1.3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或者是还有轻度的瘙痒感但不需要抓;(2)有效: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有显著的改善,虽然还有瘙痒感,但是能够忍受,可以控制不抓;(3)无效:患者的瘙痒症无改善,瘙痒感较严重,无法控制不抓[4]。1.4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标准皮肤瘙痒程度评价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优:0〜2分,良:3

6、〜5分,中:6〜8分,差:>8分。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3次随机评分,然后取平均值对患者的瘙痒程度进行评价[5]。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n=22)9(40.9)11(50.0)2(9.1)20(90.9)对照组(n=20)4(20.0

7、)7(35.0)9(45.0)11(55.0)2.2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观察组3〜5分、6〜8分、>8分数段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8分数段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分组别评分可视模拟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5分(n二10)3.4±0.81.5±0.56〜8分(n二4)6.8±0.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