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

ID:46716287

大小:100.8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7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_第1页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_第2页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_第3页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_第4页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苏国勋一社会学与后实证主义社会学自十九世纪上半期从哲学母体中脱胎分化以来,基本上是沿着实证主义的传承发展的。在其早期命名人孔德那里,这门学科以自然科学为楷模,试图发现社会构成和变迁的某种普遍规律性,力求对社会达到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认识,最终的目标是使社会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即“社会学”。可以说,社会学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基本上以实证主义为主线,其间虽然也曾受到新康德主义的“精神科学(包含文化和价值)的有力排拒,引起过一次次关于这门学科性质的论辩,但这些对立的观点和视角始终没能改变社会学的初衷。尤其进入二十世纪后,社会学的研究重心从欧洲大陆转移到北美后,美国社会学以

2、其鲜明的实用性和以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把这门学科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社会学的几个研究中心代表了实证主义社会学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以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上的探讨为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提供了标准;以R.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大学在社会问题研究上的成就成为应用社会学的典范;而以帕森斯为核心的哈佛大学在理论上的建树,则把结构功能主义推上战后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流地位。帕森斯学说具有大而无当的“巨型理论”(grandtheory)性质,因而难以在经验上加以验证,但与传统经验主义相比,它在强调经验归纳的概括作用(与生物有机体类比,社会被视为系统)的同时,增加了

3、演绎成分(文化作为价值的体现,对行动的决定作用)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这一理论一方面带有“抽象的经验主义”(abstractedempiricism,米尔斯语)性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整体论的功能主义(holisticfunctionalism)。质言之,仍未脱实证主义窠臼。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哲学中历史-社会学派的兴起,社会学实证主义受到了沉重打击。主要以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人阐发的“后实证主义”(post-postitivism)思想,导致了科学哲学中的革命,同时也对社会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中的历史-社会学派阐发了科学理论中的诠释学性质,这极大地鼓

4、舞了社会科学家冲破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观、科学方法的整体性的藩篱;不再相信自然科学会提供出某种真理性知识或普遍性法则以及能够从中产生普遍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人们转而相信科学获得巨大成就的秘诀与其说出自某种方法论的内在逻辑,毋宁说是取决于科学的社会、文化、制度、组织等外在因素;过去被奉为圭皋的、高不可攀的科学性观念以及所涵括的客观性、合理性、真理性是科学本身也不曾达到的、也不会达到的标准。这样一来,过去实证主义所孜孜以求的社会学之“科学”地位一下子被这种诠释学批判击溃了,以此为契机社会学在其发展中迎来了后实证主义时代。后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中也被称为后经验主义,它是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在科

5、学哲学影响下出现的一股强劲1思潮,其主要关注点是社会认识问题,试图在弥合传统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与理解的社会科学之间对立的基础上致力创建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后实证主义这一总称包括各种不同的取向,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批判的理性主义(波普尔、霍尔顿)、科学史-社会学派(库恩、拉卡托斯)和科学实在论等(参见J.Alexander,1982)。从发展沿革上看,后实证主义思潮大致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时期。30-4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共同体都强烈支持激进的实证主义科学观,把科学仅视为归纳和经验的证实的结果,强调在事实和价值之间做出严格的区分,主张科学只与事实相关而决不涉及价值。50年代后,开始转向

6、后来被称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虽然承认了概念化和模型这样一些理论要素在科学认识上的重要性,也接受了“非观察性实体”的存在,但同时仍认为一切理论陈述都可以通过纯粹经验、实验的程序而证实或证伪。80年代以后,后实证主义或后经验主义开始在社会理论中发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后实证主义的不同形式的表现。例如,一些人站在反实证主义立场上试图把批判的理性主义、哲学诠释学以及存在主义等的个别观点结合起来,批判地重新考察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可参见Epistemology,MethodologyandtheSocialScience,Ed.ByR.S.Cohen,1983)。另

7、有一些人把“后经验主义”的各种形式与逻辑经验论的批判联系起来,试图表明两者之间的承续性,以求在扩展古典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立场上为理论知识的构成提出更为严谨的策略(可参见D.Thomas,NationalismandSocialScience,1979)。还有些人基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立场,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的个别原理,试图提出能延续自然主义方法论传统的“社会实在论”概念,以克服社会学实证主义和理解的社会学传统二者之间的极端和偏颇(可参见R.Keat,J.Urry,SocialTheoryasSc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