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12658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教导心思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张艺班级:英语二班学号:20088084一,何谓学习动机?如果你是中学教师,你将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激发与转换学生的学习动机?1,定义学习动机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冃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转换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盂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小,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
2、的优越性。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屮,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酋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III知识Z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冇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一般情况卜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捉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阳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c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冇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
3、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和关。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吋,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心理学研究表明,来口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从这个实验屮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一)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心理学家赫洛克(E.B
4、.Hurlook)1925年的一个实验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二)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布洛菲(Brophy,1983,1986)认为冇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帅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冇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
5、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冇关的能力。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垂要的外部因素。(一)课堂目标结构:自多伊奇捉出的目标结构理论。(-)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他们白己能够完成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指向“怎样''完成1=1前的学习。(三)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合作情境涉及到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四)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掌握目标为小心的动机系统:个体化结构很
6、少注重外部标准,强调H我发展和白身进步。(五)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学习竞赛既冇积极作用,也冇消极影响,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曲。(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3)所投入的努力。(4)自我概念。(-)积极归因训练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牛找岀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血,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
7、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弄,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吋的归因并不真实。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牛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因此,这些都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转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请就情感与意志两非智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L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悄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
8、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