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98358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影响探究【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4例,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治疗前本组患者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5例,阳性率43.27%;使用抗生素1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EiC10例,阳性率9.62%;使用抗生素3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7例,阳性率6.73%;使用抗生素5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3.85%O使用抗生素后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vO.05,有统计
2、学意义。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服用抗生素后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会明显地降低。【关键词】抗生素;尿液;细菌培养泌尿系统感染为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目前,由于临床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激素以及一些介入性临床诊断、治疗手段的增多,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1。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4例,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细菌培养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8月
3、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58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45.65±2.12)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治疗前的清洁离心中断尿沉渣中的白细胞计数全部大于10个/HP。1.2方法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细菌培养情况。标本留取均为晨尿,在留取前让患者将外阴清洗干净并使用高猛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用消毒液棉签将尿道口进行消毒,留取患者中段尿液放置在无菌试管中后,马上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在实验室使用定量加液器分别取5p
4、l尿液,滴注在羊血琼脂平皿、TM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使用接种环进行连续涂抹,等表面干燥后,放置在35摄氏度环境下进行培养,计算每毫升细菌数。在患者服用抗生素后,除进行以上实验,另将1ml尿液放入2ml基础肉汤试管内,在35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再接种在羊血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2o1.3观察项目治疗前、使用抗生素1日、3日、5日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5、治疗前本组患者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5例,阳性率43.27%;使用抗生素1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阳性EiC率9.62%;使用抗生素3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7例,阳性率6.73%;使用抗生素5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3.85%。使用抗生素后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vO.05,有统计学意义。目前,还有很多临床医师仅仅凭借经验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3,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因为感染病原菌的繁杂,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会呈多样性,并且当其临床治疗不合理或者不彻底的时候,必将导
6、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快速传播,会给患者的后续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的会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因为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会迅速发展,所以细甘的耐药问题是十分复杂的4。为探讨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影响。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4例,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细菌培养情况。治疗前本组患者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5例,阳性率43.27%;使用抗生素1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阳性率9.62%;使用抗生素3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7例,阳性率6.7
7、3%;使用抗生素5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3.85%。使用抗生素后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抗生素的使用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服用抗生素后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会明显降低。参考文献[1]王刚,薛丽,原亚文,等•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J].ChineseJournalofDisinfection,2008,25(1):74—75.[2]邱宗文,涂继伟,解晓珍•服用抗生素后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医学,2006,3
8、5(18):1660—1661・马越,李景云,张新妹,寧2002年临床常见细耐药性检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38—45.m2[4]周金爱•长期卧床患者尿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11—1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