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

ID:46697972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_第1页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_第2页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_第3页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_第4页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木院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冻伤、低体温、肝功能损伤以及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梗死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亚低温治疗方法

2、。[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脑梗死;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a)-0188-02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能有效地减低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乳酸堆积,同时还能抑制内源性神经抑制因子(如抑制性氨基酸、氧自由基等)的生成与释放,还对钙离子的内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的钙超载,从而阻断了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了对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1]。木研究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

3、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9〜88岁,平均(65.3±3.1)岁,既往合并高血压21例,高脂血症17例;对照组屮,男17例,女13例,年龄49~86岁,平均(65・2±3・2)岁,既往合并高血压22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观察组所冇患者入院后实施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在患者发病后尽量避免全身性亚低温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通过头部佩戴冰帽,并在颈部人血管处使用冰敷等,实施头部亚低温处理,使用亚低温仪

4、监测患者头部和颈项部温度变化情况,将温度控制在33〜35°C;在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抑制寒战反射,主要使用微量泵静脉泵注氯丙嗪与异内嗪联合的冬眠合剂,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进行剂量调节,并维持24h持续泵入,在连续治疗1周后撤去头部和颈部重点降温装置,使患者自然复温。在整个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均应备好各项抢救设备和药品。对照组则实施全身亚低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

5、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的比较两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l)o2.2两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发生局部冻伤、低体温、肝功能损伤以及肾功能衰竭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3讨论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2]。以往常规使用的全身亚低温会对患者的心血管、血液、免疫等功能造成危

6、害,因而限制了其应用。本院使用的选择性脑部和颈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减少対患者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实施局部亚低温处理在保证冇效降低脑部和颈部温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脑组织耗氧量,有效缓解了颅内高压及脑组织水肿情况,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其生存质量[3]。局部亚低温治疗时,首先将冰帽戴在患者的头部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水平,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面色、末梢血液循坏及电解质变化,并做好记录[4]。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尤其是心电图变化,严格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持续的心电

7、监护,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和既往存在心脏病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烦躁不安、抽搐、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5]。治疗后的复温过程同样要引起重视,笔者建议多使用自然复温,首先停用冬眠合剂的药物,并撤去头部和颈部重点降温的冰帽和冰袋,仔细观察患者冰帽和冰袋覆盖部位皮肤情况;在复温处理后30min左右,患者的体温尤其是鼻咽温度即开始显著上升,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每15分钟测量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且稳定2h[6]。有部分患者复温后体温再次出现升高,此时应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必要时可再次进行亚低温治疗,在复温过程中要严

8、防患者出现肌颤、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反跳性高血钾等并发症,所以复温不可过快,应坚持平稳复温,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继发性脑损伤[7-8]o本文局部亚低温治疗组与全身亚低温治疗组脑部和颈部温度降低至35°C所需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