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94780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德育实效的考察维度、现实状况与提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实效的考察维度、现实状况与提升策略德育实效的考察维度、现实状况与提升策略一、学校德育实效的考察维度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从事德育活动起,就有了关于德育效应问题,即“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历史上不少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朱熹、洛克、卢梭等人,都对德育效应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不过,我国将德育实效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看待,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德育实效是一个特指概念,主要是针对德育的“形式化”及其所导致的“虚效”问题而提出的。后来,有所泛化,以至于一说徳育问题就不能不想到德育实效问题,一说实效问题那
2、就是指德育问题。那么,德育实效究竟指什么呢?分析已有的研究,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效果;第二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工作成功率;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即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这三种观点各有其理由,但都有言不尽意之处。比如,何谓德育效果?德育工作成功率如何计算?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如何把握、如何比较?等等。其实,实效问题涉及的是人类活动的效应评价问题,它有三个维度:其一,活动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一效果评价;其二,活动的产出与投入的关系一效率评价;其三,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效果)对于更高一层活动耳标或者
3、说其他活动目标的影响一效益评价。学校德育活动属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我们可以运用效应范畴(包括效果、效率与效益)来进行反思或分析。徳育实效实则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果,即学校德育是否实现了既定的德育目标;第二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率,即学校德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第三种,德育实效指德育效益,即学校德育对更高层次的0标如全面发展教育0标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活动B标如智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的影响。人们对学校德育实效低的批评,大体是在以上三种含义范围内进行的。最为通常的批评就是,因为学生身上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懒惰、不思
4、进取、贪图享乐、两面人格等,就断定徳育实效低,就认为学校徳育没有搞好。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徳育实效观是效果观,依据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没有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另一种批评,实则是抱怨,常常是德育工作者抱怨自己的辛苦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所谓“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或者是批评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徳育工作者队伍,但是徳育工作并不是世界最出色的。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德育实效观是效率观,其依据是德育投入(个人投入或国家投入)与德育产出不相称。还有人批评学校徳育未能改变校风、教风与学风,未能帮助提高升学率,未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等等。这种批评所隐含的德育
5、实效观是效益观,依据是学校徳育未能有助于更高层次教育目标(如学生终身幸福)或其他目标(升学率)的实现。二、学校徳育实效的现状纵观已有的研究,虽然有研究分析或罗列了德育实效低的种种表现,但存在不足:第一,对徳育实效低的判断,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和访谈研究,停留于现象层面;第二,对是“谁”在抱怨徳育实效低这一问题,现有的研究只是以成人的眼光和立场来讨论德育实效,而未见到德育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德育主体一学生的意见与看法。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徳育实效的状况。我们编制了五套调查问卷,包括小学生卷、初中生卷、高中生卷、家长卷和教师卷,
6、在多地中小学展开了调查。我们重点了解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效率维度的徳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徳育工作的看法与评价;二是效果维度的德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徳的看法与评价;三是效益维度的徳育实效,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徳育工作和中小学纶思想品徳的社会适应性和个体满足性的看法与评价。通过笫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是“怎样做”德育工作的;通过第二和第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徳育“做得怎样”O下面是调查结论。(一)学生眼中的徳育实效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学到高屮,德育从未占据“首位”;而且年级越高,学校越不重视徳育工
7、作。关于学校徳育的作用: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越来越强,学校徳育的影响越来越小。小学生与中学生对此认识存在根本差别。关于德育途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传统教育观认为占主导途径的德育课,其地位和作用却在不断降低。关于徳育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虽是社会提倡的“主旋律”,是学校徳育内容的“主旋律”,但并不是学生认可的“主旋律”O关于德育课教学: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越來越不受学生欢迎,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亟待更新。(二)家长眼中的徳育实效从家长对“学生品行发展”状况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学生在所有的品行发展的积极指标(爱国、爱人民等
8、)上表现良好,学生在所有的消极指标(如懒惰、不思进取等)上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家长对“学校徳育工作的认识和评价”的反映来看,被调查的家长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